ID: 21274204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二章重要知识点

日期:2025-04-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8次 大小:65429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科,九年级,物理,上册,二章,重要
  • cover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二章重要知识点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浓度不同的同种物质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影响因素: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和温度有关,所以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也叫做分子热运动) 实例:闻到各种气味;墨水滴到水里扩散开来;墙角长时间堆煤后煤炭分子进入到墙里墙变黑。 注意:分子的运动肉眼是看不见的,只能通过扩散现象来理解,不要把某些小颗粒的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当作分子运动,如尘土飞扬、雾霾等。 2.分子动理论 内容:物体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组成;物质内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注意:(1)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所以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2)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所以固体和液体几乎不能被压缩体积。 (3)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倍的分子直径后,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会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如破镜难圆。 3.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势能的总和。 影响因素: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物态、材料等有关。 注意:(1)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但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如一滴开水的内能小于一桶冷水的内能(比较内能大小至少要同时考虑温度和质量的影响,用控制变量法来理解就对了)。 (2)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因为:内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动能不可能为零),所以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内能=〔分子动能≠0+分子势能〕≠0 (1)做功 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能量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被做功),物体会获得内能而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过程中其他形式能(一般是机械能)转化为所增加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去做功),物体会耗能而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减小的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一般是机械能)。 实例:①钻木取火;用锯条锯木板,锯条和木板均发热;两手互相搓,会觉得暖和;等等(这些都是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 ②用塞子堵住试管口后烧开试管中的水,水蒸气会对塞子做功使塞子喷出,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试管口喷出的水蒸气温度降低会液化为小水珠在试管口短暂形成一团白雾;燃油汽车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而行驶;等等(这些都是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温度降低)。 (2)热传递 实质:内能的转移 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转移)到低温物体,直到两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热平衡)。 能量转移:物体吸热,内能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过程固液共存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保持为熔点不变);物体放热,内能会减小,但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凝固过程固液共存放热内能减小但温度保持为凝固点不变)。 实例:用热水袋取暖;晒太阳;烧水水变热;烤火御寒;哈气取暖;等等(这些都是内能以热量的形式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位转移到低温部位,高温的放热,低温的吸热);晶体在熔化前后或非晶体吸热内能增大温度会一直升高。 (3)热量 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称为热量,用符号Q表示。 注意:①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 ②热量是一个内能转移的过程量,不能说“某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 ③改变物体内能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都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大或减小。 内能、温度、热量的关系和区别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但内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