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76174

高中语文第七单元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学设计 香菱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2863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中,语文,第七,单元,本书,阅读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语文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优秀教学设计香菱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法,揣摩香菱人物形象,学习小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2.进行文本细节赏读,感受内容深广、反映社会的文本意义,了解曹雪芹提纲挈领、步步设伏的写作手法; 3.反复阅读品味,获得审美感悟,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及文学修养。 学习重点: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揣摩香菱人物形象,学习小说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2.进行文本细节赏读,感受内容深广、反映社会的文本意义,了解曹雪芹提纲挈领、步步设伏的写作手法。 学习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提及畅销书,没有哪本书可以与《红楼梦》相媲美了,畅销三百年,俘获粉丝无数,衍生出各种派别。当时连名都不敢署的曹雪芹,绝对想不到,他用十年心血写出来的作品,会在他身后获得如此多的荣光。 《红楼梦》虽是一座世外桃源、心灵栖息之地,但也是悲剧满怀。王国维评论为“彻头彻尾的悲剧也”。作者于其中塑造了万千儿女,但叹红颜薄命,终归“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今天,我们三千弱水只取一瓢,让我们走进香菱苦难却依旧纯真的一生,感悟香菱于悲悯中蕴含的慕雅人格。 二、学习任务。 我校文学社协同动漫社联手打造“金钗群像传”精品栏目,力求打造出“十二金钗”以及“十二金钗副册”的经典人物形象并讲解,用以提升同学们对《红楼梦》这一经典力作的认识。 三、梳理香菱形象。 任务一、通本阅读,初步梳理香菱的人生遭际。 通过判词,了解香菱其人。 巍巍红楼,百艳齐芳。且不论钗黛那等才颜并茂的千金闺秀如何让人叹为仙客,单说一干丫鬟奴婢也是风情月貌令人欣喜惊艳。其间,生命境界最开阔、最惹人怜惜的,就是香菱。香菱是曹雪芹特别偏爱的,但也是最令人心疼的女子。香菱的存在在这样一个小社会中相当奇特,她的命运有着浓墨重彩的悲伤,然而无论何时何地,她都秉持着如阳光般天真和善良,依旧追求着她心中的诗与远方。 齐读判词。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根并荷花一茎香”写的是莲跟荷花同长在一根茎上,一样芳香。荷花也称莲花,这里暗示香菱原名英莲。“自从两地生孤木”的寓一个“桂”字,点出妒妇夏金桂的名字。最后一句“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死亡,喻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 (希望同学们在读的过程中把情绪带入,死亡是人生最大的悲剧,香菱的最终结局也从判词中可得,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语速稍慢,语调稍低沉一些) 从香菱的判词可以看出英莲的本质是莲,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不但外形美好,且散发着荷花之幽香,天生人见人爱,就连粗俗不堪的薛蟠都能看出她的“不俗”来,可见其气质何等不凡。 自主思考:通过对全文的阅读,梳理出香菱一生遭际的几个重要节点 明确: 1.被拐。 香菱,本名甄英莲,出身在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姑苏,“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全家极其疼爱。 作者“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手法,理解甄英莲又谐音“真应怜”。 香菱四岁时,由家仆霍启(谐音“祸起”)带着参观元宵佳节,被拐子拐去,另走他乡,受尽折磨。 2.被卖。 拐子把英莲卖与冯渊(谐音“逢冤”)后,贪图钱财,第二日又卖与“呆霸王”薛蟠,意欲卷走两家银子,逃往他乡。薛蟠仗着势强人多,将冯渊打死,强占英莲,后被薛宝钗取名叫做“香菱”。 莲的质地高洁,可一旦脱离莲座,委落红尘,处于污泥,甚而成为野草闲花群落中的一株菱花。 3.被赏。 香菱是曹雪芹独独钟爱的一个女子,她进入大观园后获得了短暂的快乐。香菱学诗成了四十八回的重头戏,学诗把香菱的美貌、才情与高雅的趣味结合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