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77619

14.1 《故都的秋》 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0-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75549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1,故都的秋,课件,28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品词赏句 披文入情 ———体悟《故都的秋》的审美趣味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 三分之一的零头。 我们常说“月是故乡明”,作为江南(浙江富阳)人的郁达夫喜爱“故都的秋”要胜于“江南的秋”,阅读第一段,概括“故都的秋”有何特点。 活动一: 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找一找文章里集中写景的段落。 读一读这些段落,巧拟标题,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写景段落。 选景思考 (第3段)“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那为何作者不选取皇家宫殿或者上文这些近郊风光来表达故都的秋的特点呢? ①写出北平普通老百姓日常;②即使不出门,故都的秋味也够浓,说明故都的秋无处不在;③更契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没有旅游的兴致)。 活动二:品一品 每幅秋景是如何具体体现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 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 漏下来的日光, 或在破壁腰中, 静对着像喇叭似的 牵牛花的蓝朵。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瑞士思想家阿米 南 国 秋 景 廿四桥的明月 钱塘江的秋潮 普陀山的凉雾 荔枝湾的残荷 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都写到了南国之秋,其作用是什么? 名句分析 ◎“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贺诚章先生认为:“这段文字使用了比喻,多角度表达了对南北方秋天的具体差别的体验:一是味道薄厚的差别(黄酒之与白干);二是充实程度的差别(稀饭之与馍馍,实际是感觉);三是肥美程度的差别(鲈鱼之与大蟹,还是味觉);四是规模的差别(黄犬之与骆驼,又回到了视觉)。 华东师大副教授漆瑗先生则认为:“‘黄酒之与白干’,一个温和,一个刚烈;‘稀饭之与馍馍’,一个稠润,一个硬实;‘鲈鱼之与大蟹’,一个细腻、秀美,一个粗壮、威严;‘黄犬之与骆驼’,一个机灵、活泼,一个沉稳、刻苦。” 名句分析 ◎“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李殿林老师对这一句子的解读。他认为第一组从“酒”的角度写味道的足与不足;第二组从“饭”的角度写质的实在与不实在,馍当然是吃一口是一口;第三组从“菜”的角度写味道的浓与不浓。前三组正好是一桌菜,构思可谓独特。第四组是从“格调”着眼,骆驼比之黄犬,可谓“大气大派”,“骆驼”之喻形象地渲染出北国之秋豪放而不矜持。 活动三:探究  作者爱故都却为何又满眼凄清的景物?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清、静与悲凉”? (1)社会环境的黑暗。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北。1933年5月《塘沽协定》,中国军队撤出华北长城沿线,但是日军却可以自由进出。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大醉三千日,微吟又十年。只愁亡国后,营墓更无田。” “万一国破家亡后,对花洒泪岂成诗。”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 【新教材】14《故都的秋》课件—2020年秋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_2 【新教材】14《故都的秋》课件—2020年秋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_2 中国有成为“故国”的危险。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