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83734

《我在教室里的位置》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

日期:2025-05-2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163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我在教室里的位置,教学设计,格式,-2024-2025,学年,数学
  • cover
《我在教室里的位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 教材分析 《我在教室里的位置》是苏教版 2024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通过让学生认识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引入了数对的初步概念,为后续学习坐标等知识奠定基础。教材以教室为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自己和同学的位置,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位置的相对性和确定性。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关于位置的感性认识,如上下、左右等。但对于用数学方法准确描述位置还比较陌生。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借助直观的教具和具体的活动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此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认识教室里的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关系。 (2)能用 “第几组第几个” 的方式描述自己和同学在教室里的位置。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认识教室里的位置关系,能用 “第几组第几个” 描述位置。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 (1)理解位置的相对性。 (2)准确描述不同位置的同学在教室里的位置。 教学法 1. 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室场景、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位置关系。 2.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游戏、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位置关系,培养合作意识。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摆放物品、指位置等,加深对位置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教室的动画视频,视频中展示了教室里的各种物品和学生的活动。 2. 提问学生:视频中的教室有哪些物品?你能说出它们的位置吗? 3. 引出课题:《我在教室里的位置》。 二、认识位置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教室里的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关系。)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提问: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边是谁?右边是谁?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教室的简易平面图,并标注出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上下分别是谁或有什么物品。 4. 请几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活动的结果。 三、描述位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 “第几组第几个” 的方式描述自己和同学在教室里的位置。) 1. 教师将教室分成若干组,每组有几个座位。提问:你在第几组?第几个座位?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在黑板上的简易平面图上标注出学生的位置。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和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座位。 4. 请几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汇报,描述自己和同学的位置。教师可以随机指定一个学生,让其他学生用 “第几组第几个” 的方式描述他的位置。 四、位置游戏(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巩固学生对位置的认识和描述能力。)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找位置” 游戏。教师说出一个学生的位置,如 “第三组第四个”,让其他学生找出这个学生是谁。 2. 进行 “我说你做” 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如 “请第一组的同学站起来”“请第三组第二个同学挥挥手” 等,学生根据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3. 进行 “位置接力” 游戏。教师先指定一个学生,让他用 “第几组第几个” 的方式描述自己的位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