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试卷(三)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市场、丰富的技术和人才积累的优势,把策源创新的研发中心设在中国,却把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具有原料、人工等要素成本优势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由此可见( ) A.跨国公司成为推动国际合理分工的重要载体 B.中国在国际产业链重塑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C.经济全球化是推动资本追逐利润的根本动力 D.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答案 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未强调跨国公司成为推动国际合理分工的重要载体,A不符合题意。中国在国际产业链重塑过程中并不处于主导地位,B错误。资本对利润的追逐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根本推动力,C错误。故本题选D。 2.当前,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与以往相比,本次复苏呈现出具有明显分化的“K型”特征:一是发达国家的复苏总体上快于发展中国家,二是世界金融经济的复苏快于实体经济,三是世界各国高技术经济的复苏快于其他经济,四是知识型、技术型阶层人员在就业与收入方面,率先走出经济困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该现象的出现受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 ②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优化资源配置、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③因各国在资本、技术等方面的差距,可能诱发经济发展新的不平衡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导致“K型”复苏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世界经济复苏“K型”特征的出现受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但并不是不可逆转的,排除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经济决定政治,导致世界经济复苏“K型”特征出现的主要原因并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排除④。故本题选C。 3.西方个别国家和政客鼓噪分裂对抗、“脱钩断链”,但中欧班列国际影响力却与日俱增。2023年1月至4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 611列,运送货物60.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7%、32%。事实说明( ) ①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 ②中国的发展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机遇 ③我国的“走出去”战略符合各方利益 ④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生产全球化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的发展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机遇,②不符合题意。中国的战略不可能符合各方利益,且中欧班列的货物贸易不属于我国的“走出去”战略,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4.近年来,许多跨国公司投资由东南沿海地区转向了快速发展中的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土。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 ) ①会给我国中西部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②影响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 ③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社会效益 ④是基于对中国未来经济趋向区域协调发展的判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会给中西部地区带来大量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这是发展机遇,但跨国企业本身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对于本土企业的发展构成挑战,①正确。跨国公司的影响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不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区域的战略调整影响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②错误。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社会效益,③错误。中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区域的战略调整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④正确。故本题选B。 5.当今世界各国应该坚持开放的政策取向,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提升多边和双边开放水平,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是基于( ) ①经济全球化能推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