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是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中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 在“内容要求”中指出: 1)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理解数位的含义; 2)了解符号>、=、<的含义,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 3)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 4)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 5)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能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形成初步的 数感和符号意识。 能描述四则运算的含义。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 在“教学提示”中指出: 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具有密切的联系,既要注重各自的特征,也要关注二者的 联系。数的认识是数的运算的基础,通过数的运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 数的认识教学应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使学生感受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可以用 对应的方法,借助小块、圆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数量,然后过渡到用数字表达,使学生体会可以用一个数字符号表示同样的数量。 3)教学中应注意,10以内数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体验从1到9,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 通过数量多少的比较,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和数感。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的概念的基础的知识,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本单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6~9的认识,包括6~9的认识与6~9的分与合;第二部分6~9的加减法,包括6~9的加减法及其解决问题;第三部分10的认识合加减法,包括10的认识、10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本册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阶段也占有重要地位。 (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0~9的数,学习了5以内数的大小、分与合及加、减法。在幼儿园阶段20以内各数也数得非常流利,而且可以正数、倒数。在计算方面,10以内的加减法学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有所欠缺。所以教学中,应该加强概念理解的教学。 二、单元目标拟定 1. 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 使学生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 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5. 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 使学生形成初步地数感,操作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认识6~10各数,会填写、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 熟练掌握6~10个数的分与合,能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口算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 (二)教学难点 1)数的概念的形成。 2)6~10的加减法。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并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理解数位的含义”;“了解符号>、=、<的含义,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通过比较数的大小比较,感悟相等和不等关系。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