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截弯取直、开挖人工河道、挖沙、引水等改变河流主河道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含沙量大; 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泥沙易沉积,形成地上河; 河堤土质疏松(河堤不牢固); 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水位上升,对堤岸压力增大,易决堤后,沿低洼地带径流,形成新的河道。 黄河下游以“多淤、易决、善徙”著称。分析“善徙”的原因? 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会对黄河入海口地区产生什么影响? 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会使入海口地区获得稳定的泥沙来源,湿地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增加。 河口营养物质增加,利于鱼类生长。 改善了海水入侵的现状,遏制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入海口附近河道稳定,不会出现频繁改道现象。 微信公众号:爱上新课标地理课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单元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问 题 材料 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在我国,类似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还有哪些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期工程正式通水。汉江水从丹江口水库出发,历经15天、1432千米的行程,于12月27日抵达中线工程终端北京团城湖,并通过自来水管网进入首都的千家万户。到2017年国庆节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达100亿立方米,沿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直辖市5 310万人喝上了汉江水。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 1.我国主要能源资源分布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北煤南运 2.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不均匀的 (地区分布不平衡, 西多东少、北多南) 如果区域之间存在互补性和可达性 可通过市场机制、行政指令和统筹规划实现 影响: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共同发展; 水 能: 天然气: 水资源: 煤 炭: 西多东少(西南) 北多南少,西多东少 东南多、西北少 北多南少(山西、陕西、内蒙古)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实现资源及产品在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移,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促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兼顾多方效益。 4.16 西气东输工程线路示意 西气东输基本概况 西气东输工程以新疆生产及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资源为来源,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作为天然气的主要输送目的地及消费地,建设从新疆至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的输气管道。 工程包括:天然气开发建设、主干管道建设、东部用户管网建设 西气东输工程为什么不选择直线管道,而选择此条线路? 西气东输基本概况 西气东输的输气管道恰好需要通过新疆阿尔金山—罗布泊野双峰驼自然保护区。双峰野骆驼是一种十分珍贵的濒危物种,目前全世界仅存不到八百头。 国家目前已经决定,西气东输管线为野骆驼让路,改道使管线长度增加了近十公里,而西气东输管线的平均造价是一公里一千万人民币。为了那不到八百头的野骆驼,西气东输管线从账面上多花了上亿元。 避开不利地形地势; 保护生态; 照顾沿线城市用气; 补充气源。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由于经济和人口的集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大,也会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 北煤南运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我国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差异和资源配置差别。 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相当一部分地区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