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0级特大地震,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灾难性核泄漏,严重程度和“切尔诺贝利”是同一级别。经10年积累,核污染水量已达至少125万吨。 2023年1月13日,日本政府宣布,预计于2023年春夏前后向太平洋排放130万吨左右的核废水。 课程导入: 环 境 人类 社会 环 境 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 物质和能量 废弃物 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能力 环境污染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的概念 01 环 境 污 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 态 破 坏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资 源 短 缺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环境问题的分类 02 将下列环境问题按照示范的形式,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并说明理由。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工业环境问题 农业环境问题 土壤污染 区域环境问题 局部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 光污染 噪声污染 第三产业环境问题 按环境要素划分 按生产类型划分 按地理空间划分 环境问题的分类 02 二、主要环境问题 1)概念: ① 资源的有限性; ② 人口过多过快的增长,经济规模扩大; ③ 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④资源与环境保护力度不够,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 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2)成因: 3)防治措施: ① 开源:加强替代资源的开发、勘探储量等; ② 节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资源循环利用等。 e.g. 土地资源短缺、矿产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森林减少、草场破坏等… 森林减少 水资源危机 矿产资源短缺 资源短缺 01 生态破坏 02 经济利益 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等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栖息地遭破坏 加剧生态失衡: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态恶化 2018年灭绝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从地形、气候、植被覆盖、 人为原因等角度,讨论 水土流失与土地沙漠化的成因 黄土高原、西南地区、东南丘陵 多暴雨、土质疏松、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低; 破坏植被、滥垦滥牧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修筑水库 ① 水土流失 西北地区 气候干旱、多大风; 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用水 ② 土地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 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不合理灌溉 改进灌溉技术(喷灌、滴灌) 加强排水设施建设 研发耐盐碱农作物 全球物种数目分类(单位:种) 类别 所有物种 濒危物种 哺乳类 4629 1096 鸟类 9672 1107 爬行类 6900 253 两栖类 4522 124 淡水鱼类 25000 734 高等植物 270000 25971 总计 302723 29285 ③ 生物多样性减少 偷猎、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入侵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海洋污染 图中所示的环境污染可能有哪些? 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土壤污染 海洋污染 环境污染 03 污染源: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环境污染 03 大气污染 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 危害: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 全球变暖 臭氧层空洞 :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上空 酸雨:燃烧煤、石油、天然气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世界:西欧、北美、日本。我国:主要在南方地区 。使河湖水酸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