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98546

【核心素养目标】1.1.1生物的共同特征教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249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生物,六年级,科版,学年,2024--2025,格式
  • cover
第一单元 走进生命世界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共同特征 核心素养价值观: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难点:植物的营养、呼吸和排出体内代谢废物。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 请观察所展示的“体验感知”和“观察思考”栏目中的图片,说出图片中的物体是生物吗。 分析与同桌写出的几种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学生思考、回答如何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生物学奥秘的欲望。 二、问题引导 探究新知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7页相关内容,认识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 1.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请大家观察教材图1-1和1-2,回答:玉米茎和手臂肌肉都是怎么构成的? 教师补充说明: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虽然属于生物,但没有细胞结构,即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1)提出问题:图1-3和图1-4中,小麦生长在阳光下、翠鸟捕食鱼具有什么意义?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可以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大家知道我们周围的生物都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得营养吗?小组讨论、交流回答: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机物,人和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即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3.生物能进行呼吸 请大家观察教材图1-5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包括我们人在内的动物,都能进行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植物能进行呼吸吗?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运用小组合作、讨论,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预设和生成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植物也能进行呼吸,同人一样,呼吸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也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引导同学们思考和讨论后回答: (1)生物进行呼吸的意义是什么?教师补充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2)是不是所有的生物进行呼吸都需要氧气?教师举例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3)项目链接:制作家庭水族箱饲养淡水鱼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保障其生活所需要的氧气供应? 教师补充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动物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外界刺激能及时作出反应,如小猫发现蝴蝶后迅速扑了上去,蝴蝶发现小猫后迅速飞走。那么植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能。如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会合拢。这也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 其他同学补充:窗台上的盆栽植物向着光源生长,是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 教师补充说明: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植物的应激性大多表现在向光生长、向肥生长和向水生长等方面。所以,植物的地上部分向上生长,地下部分向地生长。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最主要的原因是生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繁衍后代。生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观察图1-8和图1-9,看一下生物是如何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并举例说明。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种子萌发并长成幼苗,幼苗能不断长大,长大后开花结果,结出种子。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例如,鳄类通过产卵繁殖下一代,虎、狼等动物通过产仔繁殖下一代。蝌蚪发育成青蛙,成蛙产卵繁殖下一代等。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同学们汇报“家庭活动”栏目讨论结果。 同学们也许能够发现,你们与父母之间有些特征相同,有些特征不同,这是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