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节 生物的多样性(第2课时) 【核心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内容与要求】 5.6 生态系统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 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描述生物圈,关注生物圈的保护 7.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实现生态平衡 ④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了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体现;举例说明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的原因;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2.科学思维:从根本原因上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3.探究实践:通过分析、阅读等方法,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4.态度责任: 树立爱护生物、生物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时为新浙教版七上第二章第5节《生物的多样性》的第2课时,主要涉及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多样性的保护等相关知识点。教材中介绍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但不涉及各成分的介绍,重点在于生物的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相关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世界是生命的丰富多彩,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从而形成不同的物种,理解生物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多样性,体会到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从而树立保护生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思路】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整体。 复习,为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铺垫。 一、物种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同种生物由于某种原因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时,会逐渐形成适应各自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并最终演化成不同的物种。 (2)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不同生物,有各自不同的适应方式。 2.由于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多样性,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 二、生态系统 1、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将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甚至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 2、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一定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和它们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2)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的综合体,使学生认识到环境同样重要。 生物多样性 (3)生物圈的范围: ①生物圈的组成: 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②生物圈的范围: 向上:可达离地面约10km高空;(大气圈) 向下:可达距离地面深达2-3km的岩石层;(岩石圈) 海中:可达距离海平面11km左右的海底。(水圈) 3、生态系统的类型: (1)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的差异,造就了多样的生态系统。 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说明该生态系统越复杂。 (2)生态系统的类型: 地球上生态系统呈现多样性,主要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多种类。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更多些,所以属于更复杂的生态系统。 思考讨论: 1)图2.5-10所示的各生态系统分别属于哪类生态系统?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举例说明不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是否相同? 人类生存在生物圈中,了解生物圈,以保护生物圈 认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不同,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