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减法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主题图,第28页例1,第28页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六第1、2题。 学情分析: 学生是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加法和减法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但是在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设计一些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体会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2.能运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决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体会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识 1.出示单元主题图,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2.分段出示情境。 动物园里有成年大熊猫17只,熊猫宝宝18只,一共有35只熊猫。 提问:图上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选取其中两个数学信息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出现: 大熊猫有17只,熊猫宝宝有18只,一共有多少只熊猫 一共有35只熊猫,其中大熊猫有17只,熊猫宝宝有多少只 一共有35只熊猫,其中熊猫宝宝有18只,大熊猫有多少只 根据学生问题会出现3个算式: 17+18=35(只) 35-17=18(只) 35-18=17(只)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识体系 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1.仔细观察这3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当有部分学生举手时,引导:请在小组内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同学听,记录员请把同学的发现简单记录下来。 2.小组交流并展示:(学生可能会出现如下一些发现。) (1)3个算式的数据都相同,就是我们一年级学习的,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可以写两个减法算式。 (2)加法的和在减法中是被减数。 (3)加法中的一个加数在减法中成了减数或者差。 ……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提示: (1)这3个算式究竟有没有相互的关系 他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能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简要说明吗 (2)第1个算式用“加数+加数=和”来描述,那第2个减法算式你还能用加数、和来描述吗 学生可能会说:原来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就是加法算式中的和,减法算式中的减数或者差就是加法算式中的两个加数。 4.归纳总结。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以上5个关系式。 5.体会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法和减法之间还存在什么其他的关系呢 (1)小组交流。 (2)教师适时提示:可以请教科书帮忙,看看书上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吗 记忆: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三、小试牛刀,巩固新知识 1.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先说第一个算式,学生说出另外两个算式,然后同桌互说。 2.课堂活动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数,再议一议是怎样算出来的。注意让学生对思考方法进行表述,以强化和检验学生对加减法关系的理解。如:( )-56=120,想括号里的数是被减数,根据“被减数=差+减数”可知括号里的数是120+56=176,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安排全班交流。 四、总结梳理,形成学法 (1)总结: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你都掌握了哪些数学知识 你还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请回家后把今天学习的新知识讲给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听。 (2)作业:完成练习六第1、2题。 五、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关系 17+18=35(只) 加数+加数=和 35-17=18(只) 加数+加数=和 35-18=17(只)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