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版本: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和发射时间,并分析其研制成功的意义; 分析籼型杂交水稻和青蒿素推广的价值。 史料实证: 了解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事迹。 家国情怀: 知道“双百”方针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概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培育推广的 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板块设计】“两弹一星”———中国国防科技发展史 漫步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事业的发展史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农业和医学领域重要成就 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先来连线一位小记者。 学生1:大家好,欢迎收看新鲜历史栏目,我是今天的小记者,公元2023 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航天员景海鹏、朱扬柱、桂海潮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由 此开启了全面建成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这也意味着中国航天工程事业又迈出了 重要的一步。对于神十六的成功发射,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2:我为祖国科技的强大感到自豪! 学生3:我觉得中国的航天科技太了不起了,还有这些航天员们很厉害,也 很辛苦。学生1:两位同学的发言也说出了我的心声。 好啦,今天的报道就到此结束了。 教师:非常感谢小记者的报道和同学们的精彩发言。神舟十六的成功发射标 志着我国科技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那么我们国家是如何从一个“科技小白”成 长为今天的“科技大佬”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新课讲授 一 、国防科———两弹一星” 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掀起核讹诈的恶浪,我国面临 重大挑战。1955年,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做出启动研制“两弹一星”的计划。 1. 常识速记:教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是“两弹一星”吗 学生:“两弹一星”即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核弹又包括原子弹 和氢弹。2.“两弹一星”的成就(给出图片与时间,对应填充相关内容) 提示: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 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 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实验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 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 观看视频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场景),谈谈你的感受,并思考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党和政府的重视、人民的支持、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4.代表人物 钱学森(1911-2009)美国海军部次长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 师,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放他回中国去!”面对“中国人自己搞导弹行不行”的 问题,他回答道:“怎么不行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中国人比他 们矮一截 ”钱学森归国后积极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 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两弹一星元勋”。 邓稼先(1924-1986)从青少年时代邓稼先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 1948年到1950年,他赴美国读理论物理,不到两年便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谢绝了恩师的挽留,毅然回 国。 1958年,他开始主持核弹研究。他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6.合作探究为研制核武器,我国科学家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努力,我们学习 过长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现在你从邓稼先和钱学森身上体会到了什么精神呢 提示:热爱祖国无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