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01998

核心素养目标 第六单元实验活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日期:2025-05-1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42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核心,实验室,人教,化学,九年级,教学设计
  • cover
《实验活动3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实验活动3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是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理 与提升》安排的一节学生分组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3 ·二 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本 实验活动是第二个学生必做的实验活动。主要是研究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 碳的性质验证,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学生通过对比氧气的制取装 置来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操作过程中,学生们能体会到实验成功的乐趣,总结失败的 原因。 一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我确立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化学概念: (1)进一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练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3)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2、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合理使用课堂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验证。 3、科学态度与责任:从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 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与性质。 难点:如何操作才能在保证实验质量的前提下做到更节约低碳环保。 二 、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实验,教师指导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三 、教学准备: 多媒体仪器、烧杯、集气瓶、量筒、胶头滴管、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 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 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蜡烛、蒸馏水、火柴。 四、教学过程 活 动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 景 导 入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请同学们回想实验室制取氧气 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所用的药品、 反应物的状态、原理与装置(反应装 置和收集装置)、反应条件等。根据 多媒体展示的装置进行辨别并分 析,那么实验室可以选择哪些方式 来制取二氧化碳呢 学生回想,并进行积极讨论, 讨论后回答哪种药品制取氧 气对应哪种装置。由此类比, 选出制取二氧化碳可以用的 装置。 复习导入,学 生掌握气体制 备发生装置和 收集装置的理 论依据。 新 课 讲 授 制取二氧化碳所需要的药品有哪 些 实验原理是什么 实验步骤: 1、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让学生根 学生回答大理石和稀盐酸并 确定实验原理为: CaCO +2HCl=CaCl +H O+CO ↑ 连接试管、橡皮塞、和导管, 温故知新,让 学生明确实验 的原理让学生 再次检查装置 据以前的实验操作来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找学生进行回答。 2、向大试管中先加入2—3块大理 石,再加入15ml的稀盐酸,塞好 带导管的橡皮塞,并固定在铁架台 上。这一步骤中量取15ml稀盐酸 所需要的仪器有哪些 (讲解操作注意事项,然后对每组 查看指导。)反应中的现象是什么 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反应呢 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呢 3、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 燃,向烧杯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观 察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提 示学生注意安全,并继续进行实验 指导并进行讨论后回答。) 4、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 馏水,然后各滴入1~2滴石蕊溶液, 观察试管中溶液是什么颜色 将其 中一支试管静置。向另一支试管中 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并与静 置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进行对比。 有什么区别 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 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 象。(提示学生注意事项并进行指导, 让学生进行讨论后回答) 通过这三个小步骤的实验现象对 比,能得出什么结论 (让学生进 行讨论后回答)如何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出来呢 (找学生回答) 5、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