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统编版必修一第二课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包括两目。 第一目"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阐述了近代中国探索复兴 之路的悲怆历程及失败原因,阐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 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另辟新路。 第二目"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 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程及其历史意义,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二、教学目标: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 2、近代中国选择复兴之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原因。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地位作用、革命道路、战胜敌人的法宝。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指导思想。 5、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6、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三、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明确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 然性,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2.科学精神: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 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弘扬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通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四、教学重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五、教学难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六、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介绍近代中国国情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第一标题: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840-1919) 探究与分享: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基本国情是什么 教师活动: 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基本国情: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本国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中) 探究与分享: 2.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教师活动: 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2.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探究与分享: 3、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有哪些仁人志士代表哪些阶级做了救亡图 存的尝试和探索 教师活动: 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①1851—1864、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②1861—1891、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 ③1898.6.11、资产阶级立宪派、戊戌变法(103天) ④1899—1900、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⑤1901—1911、封建统治阶级、清末新政 ⑥1912、资产阶级、辛亥革命 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探究与分享: 4、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活动: 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根本原因 具体原因 是由近代中国 的基本国情决 定的 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 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封建势力 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 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民族资产 阶级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 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 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特别提醒: 辛亥革命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但是,辛亥革命未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