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了解声音的特性。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乐音的特性 难点:理解乐音的三要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音叉、钢皮尺、示波器、鼓、口琴、乒乓球、橡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自制“水瓶琴”、音叉、啤酒瓶等。 学生准备:音叉、钢皮尺、鼓、口琴、乒乓球、长笛、锣等。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播放录音]用录音机播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 请同学分析低音部和高音部的不同,男声和女声的不同,演奏乐器有哪些 引入乐音的三要素。 (二)进行新课 乐音的特征 1.响度 (1)鼓面上放些黄豆,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观察黄豆跳动的高度,比较鼓发出声音的强弱。 (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响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观察激起水花的大小,比较音叉发出声音的强弱。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做一做:用同一硬纸片,以同样的速度,大小不同的力,划过同一把梳子,观察纸片变形幅度,比较发出的声音响度大小。 想一想:用不同大小的力让同一发声体振动,使发声体振动的什么因素不同 声音的响度与此因素有什么关系 上面的这些实验与活动说明: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另外,声音的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上面的这些实验与活动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放大法和转换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试一试:把一根橡皮筋绷在铅笔盒上,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体会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 学生阅读44页“声音的强弱与听觉效果”的对照表,了解响度不同的声音对人体引起的感受,知道响度的单位是_____,符号是_____。 “声音的强弱与听觉效果”对照表 声音的强弱与听觉效果 声音 声音的强弱/dB 听觉效果(感觉) 树叶微动 10 极静 轻声交谈 20~30 安静 正常说话 40~50 正常 大声呼喊 70~80 较吵 汽车喇叭 90 很响 载重汽车发动 100~110 震耳 飞机发动机轰鸣 120~130 难忍 2.音调 (1)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不同的琴弦,观察弦的振动,比较声音的高低。 (2)找一位女同学和一位男同学分别说同一句话,比较声音的高低。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做一做:用同一硬纸片,用大小相同的力,以不同的速度划过同一把梳子,观察纸片振动节奏,比较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 想一想:以不同的快慢程度让同一发声体振动,使发声体振动的什么因素不同 声音的音调与此因素有什么关系 上面这些实验与活动说明: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 试一试:把一根橡皮筋一次绷得松些,一次绷得紧些,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体会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 看图3-16,判断纸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与齿轮的齿数的关系。 物理学中,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用符号Hz表示。若物体每秒振动一次,则其振动频率为1 Hz。 3.音色 音色曾经叫音品,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小游戏: (1)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判断是哪种乐器。 (2)让全班同学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悄悄地让一同学起来说一句话,让其他同学判断是谁说的。 指出: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因此我们才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等。 由上面的学习可知: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决定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板书】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1.乐音 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2.乐音的三个特征 (1)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音色:与物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教学反思】 利用声音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许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特性各不相同。但是学生对于声音的特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音调和响度)十分模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