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03971

11.2 《与妻书 》课件(共19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46145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1.2,与妻书 ,课件,19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与妻书 林觉民 为推广优秀的革命家书文化,广播站准备开辟一个“为你读信”的环节,纸短情长。本期选择的是林觉民先生的《与妻书》,请你为这封书信写一句推荐词,并选择你最有感触的部分试读。 情景任务 一封诀别信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 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古文观止》 一嘱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慈爱的父亲 深情的丈夫 三愿 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 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 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深情的丈夫 一首爱情诗 赤诚的爱情表白: 吾至爱汝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1905年,18岁的林觉民与17岁的陈意映成婚,林陈二人的结合虽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殊为难得的是,他们这种包办式婚姻,夫妻感情竟也非常融洽。婚后二人住进福州闹市区的一座二层小楼,叫双栖楼,楼前植有蕉梅。夏赏雨打芭蕉落闲庭,冬看窗外疏梅筛月影。才子佳人,夫唱妇随,琴瑟和鸣。 三段刻骨的回忆 1.生死之论 2.双栖之所(详细描绘) 3.泣告而未告的矛盾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陈意映是清代名宦陈若霖的后代,其父是举人陈元凯。她自幼识字读书,作文吟诗,看懂此信显然毫无问题,为何作者还要请“诸母”对其指教呢? 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 一颗爱国心 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国已不国! 清代末年,清政府政治腐败,国势衰弱,面对列强的侵略采取了屈辱投降的办法,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对人民则更加残酷地压榨剥削,因而激起民众强烈的反抗。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家何以成家!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卒不忍独善其身。 《民立报》连载的《革党林觉民小史》载,“巷战既久,飞矢洞腰,(觉民)翻然身扑于地,纵声一呼,忍痛跃起,复杀多人,又被数创,鲜血暴注,遍体淋漓,力竭始见擒。” 在审讯中,他从容不迫,纵论世界大势,宣扬革除暴政,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张,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 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方声洞 党人可杀,学理不可灭。———喻培伦 这次起义,战斗牺牲和被捕遇害的有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上百名烈士。事后群众收得尸骸七十二具,葬在广州西北郊的黄花岗,所以后人把这次起义叫作“黄花岗起义”。这次起义,是同盟会历次起义中战斗最激烈的一次,也是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推动了全国的革命高潮,是五个多月后的武昌(辛亥)起义的前奏。 广州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被捕的消息很快传回福州老家。后陈意映收到革命党人辗转送来的一个小包裹,她打开一看,里面正是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上写下的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