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03973

11.2 《与妻书 》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42769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2,与妻书 ,课件,32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民主战士林觉民就是一位至情至性的真豪杰、大丈夫。 林觉民 知人论世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岗,故又名之曰“黄花岗起义”。 孙中山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这样评价:“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知人论世 林觉民(1887—1911) 近代民主革命者,字意洞,号抖飞,福建人。少年时就接触民主思想,一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国内求学———接受新思想; 二是1907年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时期; 三是24岁——— 参加广州起义,25岁———黄花岗之役七十二烈士之一。 写作背景 清朝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无能,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重剥削压迫,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纲领。在我国南方,“中国同盟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 1911 年春,奉孙中山之命在香港筹备广州起义的黄兴、赵声,写信给身在日本的革命党人林文,号召旅日革命志士回国举义。留学日本东京的学生所组成的同盟会第14 支部(即福建支部)经商议 决定,派林文去香港与黄兴接洽,派林觉民回福建组织响应起义。 写作背景 林觉民由此回福建家中,与老父、妻子等家人见了最后一面(即文中的“前十余日回家”),却并未告知家人自己可能要牺牲的实情。后为集中力量组织广州起义,决定停止在福州起事的计划,林觉民便离开福建,受命赴广州、香港筹备起义。在起义前三天,忙碌一天回到住处的林觉民无法入睡,连夜给父亲和妻子写下了两封诀别书。其中这封给妻子陈意映的信,林觉民写在了贴身使用的一方手帕上,嘱托友人:“我死,幸为转达。”后起义失败,林觉民英勇就义,成为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而他的这封“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的情书也是遗书,被后人命名《与妻书》,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人。 《与妻书》原文 写在一方布帕上 手稿已由林觉民次子仲新献给人民政府,(长子依新后夭折)现陈列在福建省博物馆。 陈意映 其妻陈意映阅信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 写作背景 禀父书 林觉民 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参考译文】不能尽孝的儿子觉民叩跪启禀父亲大人:儿子我若阵亡,只是会连累(lěi)长辈受苦,弟妹缺衣少食而已。然而却对全国民众大有益处。(儿子我) 这极重的不孝之罪,乞求(父亲大人的)宽恕。 古代书信的提称语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如台端(敬辞。旧称对方,多用于书信)等,这类词语为提称语。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其中比较常用的有: 1. 用于父母:膝下、膝前、尊前等。 2. 用于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尊右等。 3. 用于师长:函丈、道席等。 古代书信的提称语 4. 用于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等。 5. 用于同学:砚右、文几等。 6. 用于夫妇:俪鉴等。 7. 用于女性:芳鉴、淑鉴等。 现代书信的一般格式 (1)称呼 顶格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