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09746

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学案六份打包)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5-0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5次 大小:74694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地理,高中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第1课时 锋与天气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绘制锋面示意图,并区别冷锋和暖锋。能够正确描述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情况。2.能够结合实例用锋面系统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天气现象。能够阅读天气形势图,分析某地某时的天气状况或未来天气变化趋势。 知识点一 气团与锋 1.气团 (1)定义: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范围空气。 (2)分类:按性质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根据冷、暖气团的性质可判定,图中A所示为冷气团,B所示为暖气团。 2.锋面、锋线与锋 (1)锋面定义: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交界面。一般为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地带。 (2)锋面特征 交界面 锋面一般为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渡地带,锋面上侧是暖气团,下侧为冷气团 性质差异 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差别很大 天气变化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 (3)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如图中字母C所示。 (4)锋:锋面与锋线统称锋。 [拓展延伸] 气团分类 分类依据 气团类型 特征 形成地区 影响 气团的温度特征  冷气团 气团向比它暖的下垫面移动;由高纬度向低纬度移动 纬度较高的地区 使到达地区变冷 暖气团 气团向比它冷的下垫面移动;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移动 纬度较低的地区 使到达地区增暖 气团的湿度特征  海洋性气团 从海洋向陆地移动 大洋 空气比较湿润 大陆性气团 从陆地向海洋移动 大陆 空气比较干燥 大气中凝结核能否使水汽凝结,主要取决于水汽是否达到饱和。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使实际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二是通过冷却作用,减小饱和水汽压,使其小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使空气冷却的方式有多种,下图示意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其中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水汽压为e。据此完成(1)~(3)题。 (1)A气团和B气团中的水汽压状态为(  ) A.A饱和,B未饱和 B.A不饱和,B饱和 C.A、B均未饱和 D.A、B均已饱和 (2)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温度为t,水汽(  ) A.不饱和 B.不变 C.凝结 D.增加 (3)若不同气团水平混合后形成了雾,两气团可能具备的条件是(  ) ①湿度较小 ②温差较小 ③湿度较大 ④温差较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1)C (2)C (3)D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A、B气团都在饱和水汽压曲线之下,因此都没有饱和。第(2)题,由图可知,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温度为t,水汽压为e,在饱和水汽压曲线之上,因此水汽会凝结。第(3)题,由上题可知A气团和B气团混合后水汽凝结,可能会产生雾,由此可推测出两气团混合后形成雾需具备类似A、B两气团的条件,即湿度较大,接近饱和水汽压,温差较大。 知识点二 不同类型的锋与天气 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3.准静止锋 [画图] 绘制曲线表示冷锋过境前后气温和气压的变化。 提示 [拓展延伸] 影响我国的典型准静止锋 冷锋与暖锋的判断 (1)看符号 (2)看冷暖气团运动方向 (3)看降水区的位置 (4)看降水强度 冷锋多为狂风暴雨,强度大(冷锋移动慢时为连续性降水),暖锋多为连续性降水,强度小。 [情境] 当冷、暖气团的势力相当,或冷空气南下势力减弱并受到地形的阻挡,使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呈静止状态时,会形成准静止锋。有时锋的移动缓慢或在冷暖气团之间作来回摆动。中国的准静止锋多为冷锋移动中受地形阻挡作用而形成,常出现在华南的南岭一带、云贵高原及天山地区,分别称为江淮准静止锋、华南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和云贵准静止锋。下面为昆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