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11081

3.2.1识别世界主要地形类型 课件(共50张PPT)地理晋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2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255749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2.1,PPT,七年级,2024,教版,地理
  • cover
(课件网) 主题三 探索地球海陆面貌 识别世界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课时 海洋,浩渺无垠,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陆地,高低起伏,形态各异。地表经历数十亿年的海陆变迁。海洋和陆地是怎样分布的? 陆地和海底有哪些地形?海陆变迁是如何发生的?地球,是一本等待我们翻阅的无字书。 主题学习目标 熟悉地图的基本要素,通过阅读地形图或实地考察等方式,区别地球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地图,描述世界海陆、大洲和大洋、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的分布状况,并归纳其分布特征。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明海陆变迁和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体会证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感受科学家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如何展示地 球的真实面貌? 主题内容 1.描绘世界大洲大洋分布 2.识别世界主要地形类型 3.解说海陆变迁 新课导入 从空中俯瞰地球表面,我们可以看到陆地不是平坦的大地。假如把海水抽干,你会发现海底和陆地一样,也是不平坦的。陆地和海底存在不同的地形类型,借助地形图,可以描述不同地形的特征和分布状况。 图 3-16 世界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假设你乘坐飞机航拍或潜入海底拍摄,可能会拍到什么样的地形景观? 核心素养 理解地图与人类活动的关联:地图是人类认识世界、规划活动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学生能够理解地图如何反映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地图来规划和指导人类活动,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培养环保意识:在选用地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信息,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并学会在地理实践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人地协调观 识别地图上的区域:通过学习地图的三要素,学生能够准确地识别地图上的不同区域,包括大洲、大洋、国家、省份等。这有助于他们建立对地球表面空间分布的基本认知。 分析区域特征:在选用地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地图上的信息来分析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气候类型、植被分布等。这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以及这些差异性和相似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认知 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地图的学习不仅涉及地理知识,还涉及数学(如比例尺的计算)、信息技术(如电子地图的使用)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学习地图三要素和选用地图,学生可以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系统思维的培养:地图是一个系统的信息载体,它包含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和空间关系。通过学习地图三要素和选用地图,学生可以培养系统思维的能力,学会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综合思维 地图的绘制和解读:学生可以通过绘制简单的地图来加深对地图三要素的理解,并通过解读地图上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他们掌握地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地理调查和考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地图知识和技能来进行地理调查和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现象和规律,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 目录 Title 01 Title 02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 地形图 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 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表的高度常用海拔和相对高度表示。 海拔 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描述地形特征 一般用海拔表示地形的绝对高度,用相对高度表示地势起伏大小。 知识拓展: 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状况和趋势。 地形类型和分布 地表形态的特征 地球表面高低相差悬殊,形态变化多样。 地表形态的特征 以海平面为基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