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12430

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共49张PPT)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0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17186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八年级,物理,2024,北师大,49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三章 声现象 知识点 声音的产生 知1-讲 1 1. 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体验:(1)如图1,用手摸喉头,手体验到:说话时,喉头振动;不说话时,喉头不振动。 知1-讲 (2)如图2,将音叉触及面颊,面颊的体验:音叉发声时,面颊有麻的感觉;不发声时,面颊没有麻的感觉。 知1-讲 (3)如图3,在鼓面上放些纸屑。敲击鼓面时,听到鼓声的同时看到纸屑跳动;按住发声的鼓面时,鼓声消失,纸屑停止跳动。 知1-讲 方法点拨 鼓面上放些纸屑,可以把不容易观察的鼓面振动,转换为明显的纸屑跳动,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 知1-讲 分析思考 (1)上述实验事实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2)正在发声的物体,假如停止振动时,还有声音发出吗? 分析结果 (1)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就随着停止。 知1-讲 实验结论: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知1-讲 科学思维 归纳法:通过对大量现象的对比、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中的共同点的一种研究方法。例如,通过对大量发声现象的归纳,总结得出“发声体都在振动”这一结论。 知1-讲 2.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成为声源。 知1-讲 深度思考 生活中的电视机、音响等可以发声的设备,它们是声源吗? 深度理解 它们发声时,是声源;不发声时,不是声源。 知1-练 例 1 如图4所示的是抗日歌曲《黄河大合唱》歌谱的一部分,其中“风的吼声、马的叫声、黄河的咆哮声”分别是由_____、_____、_____振动产生的。(均填“气体”“液体”或“固体”) 气体 固体 液体 知1-练 解题秘方:找出发声体,再判断发声体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解析:空气(气体)流动形成风,风的吼声是气体振动产生的;马靠声带(固体)振动发声;黄河靠水(液体)振动发声。 知1-练 特别提示:乐器发声的部位 弦乐器:像二胡、吉他、箜篌等,靠弦振动发声。 管乐器:像唢呐、笛子、萨克斯等,靠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 打击乐器:像鼓、锣、木琴等,靠受打击部位振动发声。 知1-练 1. [中考 湘西州] 按照民间传统习俗,迎亲队伍时常以敲锣打鼓、吹唢呐等方式来营造热闹喜庆的场面。关于唢呐、锣和鼓的发声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锣、鼓和唢呐的声音都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B. 只有唢呐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C. 只有鼓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D. 只有锣的声音是因为振动而产生的 A 知2-讲 知识点 声音的传播 2 1. 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实验体验 如图5甲所示,由家长或同学用 铅笔轻敲衣架,体验敲击声。 如图乙所示,将细绳绕在食指上,再用食 指堵住双耳,使细线绷直,用铅笔轻敲衣架, 听到的声音比图甲中听到的声音响亮。 知2-讲 分析思考 (1)如图甲所示,听到的敲击声是通过什么 传播的? (2)如图乙所示,假如声音还是通过空气传播 的,听到的敲击声会比图甲响亮吗?这种响亮 的敲击声是通过什么传播到耳朵的? 知2-讲 分析结果 (1)图甲中,听到的敲击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的。 (2)图乙中,假如敲击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根据生活经验堵住耳朵听到的声音应变轻,而不是更响亮,因此敲击声不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是通过细绳和手指这些固体传播的。 知2-讲 实验结论 声音能在气体和固体中传播。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传声效果好。 知2-讲 2. 探究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 把正在发声的手机密封后,悬挂在水中,人们还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些都是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