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12459

4.4光的折射(课件)(共33张PPT)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5482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折射,课件,33张,PPT,北师大,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四节 光的折射 第四章 光现象 知识点 光的折射 知1-讲 1 1. 光的折射 此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即三线合一。 知1-讲 2. 光的折射模型图 (1)构建光的折射模型图 知1-讲 方法点拨 折射模型建立过程:忽略光束粗细、交界面材料等次要因素,抓住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等主要因素建立模型图。另外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引入法线。 知1-讲 (2)基本概念 ①交界面:两种介质的交界处。 ②入射光线:投射到交界面的光线。 ③入射点:入射光线与交界面的交点。 ④折射光线: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后的光线。 ⑤法线:过入射点与交界面垂直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⑥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⑦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知1-讲 技巧点拨 类比反射模型概念掌握折射模型概念: 相同的概念:①入射光线;②入射点;③法线;④入射角。 知1-练 例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的情境能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释的是(  ) A. 起舞弄清影 B. 潭清疑水浅 C. 风吹草低见牛羊 D. 楼台倒影入池塘 解题秘方:能够理解并会区别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知1-练 解析:“起舞弄清影”中的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潭清疑水浅”是由于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在岸上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潭底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所以会觉得水比较浅;“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楼台倒影入池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CD 错误,B 正确。 答案:B 知1-练 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知2-讲 知识点 光的折射规律 2 1.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提出问题: 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有什么关系? 知2-讲 (2)实验装置: 如图2所示,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 置的塑料板由E和F两个半圆形塑料板 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M为两半圆 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M在 水平面内前后折转。在塑料板的边缘有刻度,可以显示入射角、折射角大小。加水至圆形塑料板圆心位置。 知2-讲 (3)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 ①呈现并记录光的传播路径的方法:用激光笔紧贴塑料板照射。 ② 探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的方法:使一束光贴着塑料板E沿某一个角度从空气中射到交界面上的O点;同时,把塑料板F向前或向后折,看什么时候能在塑料板F上看到折射光。 知2-讲 ③探究折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方法。 在②的基础上,当塑料板上同时出现入射光和折射光时,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实验次数 入射角α 折射角β 1 2 3 知2-讲 ④旋转激光笔,将激光笔旋转到水面下方,然后使光贴着塑料板E沿某一个角度射到交界面上的O点;移动塑料板F的位置,当塑料板F上出现折射光时,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重复上面步骤,并把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知2-讲 表二(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⑤把水换成玻璃砖,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入射角α 折射角β 1 2 3 知2-讲 (4)分析现象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知2-讲 方法点拨 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 1. 探究B与A的大小关系时,实验次数最少要做3 次。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 在探究B与A的关系时,A是自变量,B是因变量,所以要把A放在表格的前面、B放在表格的后面。 知2-讲 2. 光的折射规律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