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3.3 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三章 光和眼睛 知识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 知1-讲 1 1. 平面镜 我们把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面对着平面镜,我们就能够看到自己的像。 镜子、水面等均可。 知1-讲 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器材 两支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一张大白纸、支架、刻度尺、火柴、三角板、光屏(白纸) 装置 准备 把白纸对折一条痕,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竖直架在折痕处,两支蜡烛分别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和后面 知1-讲 续表: 设计实 验与制 订方案 (1)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 并移动玻璃板后面没有点燃的 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 的像重合,此时蜡烛B好像也被 点燃了,蜡烛B所在的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 的位置 (2)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复步骤(1),多做几次实验。观察蜡烛A像的大小有没有变化 知1-讲 续表: 设计实 验与制 订方案 (3)移走蜡烛B,把光屏(白纸)放在蜡烛A像的位置上,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光屏上有没有蜡烛A的像 (4)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A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三角板的直角测量蜡烛A与像的连线和平面镜位置之间的角度,看看它们是否垂直 (5) 用刻度尺测量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填入表格中 知1-讲 续表: 实验注 意事项 (1)把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改变蜡烛A的位置多次进行实验,避免结论的偶然性 (3)应选择较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 知1-讲 获取与处理信息 实验 次数 物到镜面的距离/cm 像到镜面的距离/cm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屏上是否有像 1 6.5 6.5 相同 垂直 没有 2 10.0 10.0 相同 垂直 没有 3 15.3 15.3 相同 垂直 没有 前后两个表面都能成像。 知1-讲 知识链接 平面镜示意图画法(图1): 知1-讲 3. 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成的是虚像。亦可总结为: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知1-讲 关联思考 (1)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若在玻璃板的同一侧,某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支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用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什么? 知1-讲 关联结果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玻璃板太厚,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3)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关系。 知1-练 例 1 [中考·南充]小科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2 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 解题秘方: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与特点作答。 知1-练 (1)实验中小科同学从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_____,实验中选取同样大小的蜡烛A、B是为了_____。 用薄玻璃板 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解析:玻璃板有两个面,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若玻璃板太厚就会出现重影,实验中一般选择薄玻璃板,减小两个像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重影;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A、B,是为了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知1-练 (2)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 相等 知1-练 解析:由图乙可知,每一次两支蜡烛到镜面的距离都相等,所以可得出结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知1-练 (3)完成实验后,小科同学又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a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3 cm,该硬币的像_____(填“向右移动3 cm”“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3 cm”)。 在原位置 知1-练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