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界的气候 本章备课说明 一、本章课标要求 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章课标要求如下: 1.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4.阅读某地区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并据此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5.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6.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7.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要明确天气的含义,关注描述天气的语言,尝试模拟播报天气。描述和简要归纳降水分布特点时,需要划分出赤道地区、回归线附近地区、中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等不同的区域。在掌握了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后,阅读某地区各月气温、降水数据资料,将其进行图像化处理。 在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的基础上,描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需要先找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进行简单的归类并找出差异,然后描述分布特点,最后归纳、概括、说明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需明确各因素在不同区域尺度中的作用。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需结合实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会如何应对不同的天气,说明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引起了人类活动的差异。 二、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安排了“天气与天气预报”“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节内容。 影响区域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气候。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受该地区的水文、植被、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气候包括多种因素,如气温、降水、气压、干湿度等。气候的地区差异是由这些因素的地区差异共同组成的。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天气的平均状况。 三、本章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较差,由于本章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在设计时,按照“感知生活—原理探究—原理应用—回归生活”的步骤,引导学生从生活感知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由于生活区域的限制,学生对不同天气种类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章需要大量运用地图、演示实验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化学生对各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天气与天气预报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课前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熟悉天气预报的内容,根据天气预报图模拟播报天气;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区分天气和气候、读懂卫星云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观看云的不同形态图片,课前搜集天气谚语等活动,认识到云和天气关系密切。 学习目标 1.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状况和某地的气候特征。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2.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3.通过简单的天气图,判断某地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综合思维) 4.认识云的基本形态,体会云与天气的关系,学会看云识天气。(地理实践力) 重点难点 重点:1.天气和气候的描述。 2.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 难点:模拟播报天气。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完成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 教学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古人依靠经验对天气作的预测,往往不够准确,因而会感叹“天有不测风云”;如今依靠卫星、计算机等科技手段,人们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天气变化。收看天气预报,预知天气变化,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生产与生活。 运用对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天气、气候与人类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