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 章 金属与盐综合测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Cl—35.5 Ca—40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都呈固态 B.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铜 C.合金都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 D.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2.12月 17 日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接入列。生产航母用到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 A.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 D.铝合金是铝和其他金属组成的化合物 3.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合理解释的是( ) ①金属铜与氯化银不反应,说明铜比银的金属活动性弱 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 ③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 ④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适中,更适合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4.如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 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5.如图为探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现象:在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B.反应后液体的质量比反应前增重了 C.其反应微观的实质: D.根据图示可以得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6.有甲、乙、丙三种金属,三种情况的现象如下表: 条 件 甲 乙 丙 暴露空气中 会变质 光亮金属光泽 有一层氧化膜 空气中点燃 剧烈燃烧 表面变黑 表面变黑 放入稀硫酸中 快速放出气体 无气体放出 有气体放出 根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7.如图所示实验,探究 Zn、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先进行如图甲、乙、丙的三个实验,再将丙中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并向滤液中加入乙中剩余的铁,滤液中析出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得出 Zn> Fe>(H)> Cu> 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B.丙实验试管内的物质过滤后所得滤液呈蓝色,滤渣肯定含 Ag,可能含 Cu C.图丁中 b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是 D.图丁中c点对应溶液所含的溶质是 Fe(NO3)2 8.铝、铁、铜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铝、铁、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用硫酸铝溶液、氯化铜溶液、单质铁三种物质可探究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C.铝制品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制器品表面可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D.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 9.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一段时间后,只有一个集气瓶中的铁丝生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瓶中的铁丝生锈 B.通过对比甲瓶和乙瓶中的现象,可以说明铁生锈的一个条件是与水接触 C.通过对比甲瓶和丙瓶中的现象,可以说明防止铁生锈的一个方法是隔绝氧气 D.实验后向甲、乙、丙瓶中分别注入一定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相同 10.利用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探究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实验后得到三种金属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所示的3个转化实验缺一不可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丙>乙>甲 C.三种金属都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D.只进行图中所示的转化②③也能得出正确结论 11.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①②实验,可以证明金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