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调皮多变的点》教学设计 课题:《调皮多变的点》 科目:小学美术 年级:一年级上册 版本:人美版(2024) 课时安排:1课时 设计理念 本课程旨在通过探索点的调皮多变特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学设计遵循以下理念: 1. 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由探索,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点的形态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 游戏化学习:通过游戏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点的构成和变化,提高学习兴趣。 3. 创意表达:引导学生运用点的特性进行创意绘画,鼓励个性化表达,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视角和创意。 4. 跨学科学习:将美术与其他学科如数学、科学等相结合,让学生理解点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 5. 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点的多样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和创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出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调皮多变的点》是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与美丽大自然》中的第 1 课。本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认识点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了解点的变化和组合方式,学习用点来创作美术作品。 教材内容包括欣赏点的图片、了解点的变化、用点进行创作等。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充满好奇和兴趣,但他们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美术活动,如绘画、手工等,但对于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技能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 一年级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较为丰富,但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点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了解点的变化和组合方式。 学习用点来创作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让学生感受点的魅力和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点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用点来创作美术作品。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收集各种点的图片、视频资料。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卡纸等。 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卡纸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关于点的动画视频,让学生感受点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点有哪些特点呢?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视频,看看里面有什么有趣的东西。(播放视频) 生:看到了很多点。 师:那点有哪些特点呢? 生:点很小,有不同的颜色。 通过播放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点的特点,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铺垫。 观察点的特征 1. 展示各种点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点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点的图片,感受点的质感。 3. 提问:点的形状有哪些?点的大小有什么不同?点的颜色有哪些?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些点的图片,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点的形状有哪些呢?(展示图片) 生:有圆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 师:点的大小有什么不同呢? 生:有的点很大,有的点很小。 师:点的颜色有哪些呢? 生:有红色的、黄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