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 造型·美术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5课 中秋月儿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了解相关的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中秋节的感受,讲述中秋的故事、诗句、传统、习俗。掌握彩泥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互动、多媒体等方式全方位感受中秋节的魅力,掌握“揉、压、搓”等方法,用彩泥创作与中秋有关的艺术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中国源远流长的节日习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身为龙的传人的骄傲与自豪。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感受艺术作品中的中秋之美,尝试用揉搓、按压、搓条等方式用彩泥创作一件与中秋有关的作品。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件与中秋有关的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工具材料 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PPT。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教学意图 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生肖伙伴,天外来客。十二生肖各具特点,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中国龙。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生肖伙伴,但它还在别的星球上,你们通过这几个提示猜猜它是谁(月亮、长耳朵、短尾巴、红眼睛)? AI生成的兔儿爷出现在同学们身边,告诉大家有中秋奇妙游园会的活动。需要闯过四个关卡,拼出一轮圆月,才能获得入场门票。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的提示,猜出生肖动物。 与兔儿爷一起勇闯难关,玩转中秋。 趣味导入,从生肖兔连接到中秋节,创设奇妙游园会的闯关活动,让课程活动充满童趣与欢乐。 探究新知 教师提问:中秋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你知道中秋是怎么来的吗? 教师引导:你听过关于中秋的什么故事,能不能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活动: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中秋。 教师小结:讲述中秋由来的故事。 学生活动:学生从故事中认识中秋。 教师提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同的节日有各自特殊的习俗,你能不能找找这些节日(春节、元宵、端午、清明、中秋、重阳)对应的习俗是什么? 中秋习俗连连看:在多媒体设备上为中秋的习俗连连线。 学生活动:了解中秋的习俗,知道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 在趣味游戏中为中秋的习俗连线。 选择符合低学段学生的讲述方式,让他们知道中秋的由来。 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大概的印象,并知晓不同节日的习俗。 通过趣味连线游戏,让学生加深对中秋习俗的印象。 任务探究 欣赏各类艺术作品,思考问题:在表现中秋主题的中国画作品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将中秋节记录下来,不同的作品也传递了不同的情感。 学生活动:欣赏表现中秋主题的各种艺术作品,思考中国画中的中秋元素。 教师提问:云端参观博物馆,找找文物里的中秋元素。 小组讨论:投票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中秋元素符号。 学生活动:观察博物馆中关于中秋的各种藏品,在藏品中找找中秋元素。 感受艺术作品里的中秋之美。 通过问题思考,中国画里的中秋有什么特点。 通过投票,了解并展示最具代表性的中秋特色元素符号。 作业与展示评价 教师提问:祝贺大家勇闯四关,拼出一轮圆月,你们现在知道中秋节的寓意是什么吗? 教师总结:人们期盼团圆美满,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了解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月圆人团圆。 中秋始于唐,盛行于宋,千年的中秋文化承载着中国人民的信仰和团圆之情。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工具材料 各种颜色的彩泥,PPT。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教学意图 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大家勇闯四关,获得了中秋奇妙游园会的门票。现在还有一个全新的挑战等待着大家。 动态展示游园会的四个区域,分为诗卷之月、食趣月饼、花灯猜谜、非遗传承四个区域,每个区域有一个挑战,完成便能获得材料和制作方法,最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制作一份手工作品,并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