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31071

14.1《故都的秋》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10-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390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4.1,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14.1《故都的秋》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散文钞(chào)  一椽(chuán) 嘶(sī)叫 耗(hào)子 B.潭柘(zhè)寺  落蕊(ruǐ)  橄榄(lǎn)  落寞(mò) C.普陀(tuó)山  房檩(lǐn)  陪衬(chèn)  夹袄(ǎo) D.廿(niàn)四桥着(zhuó)衣 混沌(dùn) 椭(tuǒ)圆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结果却是____,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②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到农村,那他终究要____,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③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最大的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____。 A.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作茧自缚 B.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作茧自缚 C.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D.作茧自缚 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3.下列对《故都的秋》一文所做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描绘了故都的槐树、红叶、秋风、秋雨等秋色,抒发了作者健朗、深远、充实的思想感情。 B.描写了北国的枣树、秋蝉、残荷、秋叶等客观景观,抒发了作者凄凉、憔悴、沉沦的心境。 C.描写了北国的秋色及人的活动,对“秋”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字里行间透出了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受。 D.描绘了故都的秋色,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貌,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了深远的思绪和孤独感。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在回忆祖父的遭遇时,不时拭泪,致词时一度因情绪____而中断。 ②他在拿下首场比赛后接受现场采访时,____地夸奖起教练和自己团队的表现。 ③这位失独母亲自述说:看见像儿子的人,就会____跟着,真希望那人就是自己的儿子。 A.不能自已 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 B.不由自主 不能自已 情不自禁 C.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 不能自已 D.情不自禁 不能自已 不由自主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B.“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C.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D.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1934年,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B.《故都的秋》对我们每一个中学生都是冉熟悉不过的,因为在课堂上语文老师把这课讲得很透彻。 C.郁达夫不仅是著名作家,而且是革命烈士,作为他的后代,能不为此由衷地感到自豪吗? D.为了传达精细的感觉,郁达夫仿佛一直在寻觅、摸索语词,调整、选择句式,以确保文章气韵的流畅与贯通。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_____。 ①但是,郁达夫却在这里构成了和谐的、统一的情调。 ②前面就有茅房、耗子,这里又有稀饭、馍馍、黄犬、大蟹等。 ③这是因为他的情感亮点就是把大雅和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