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32455

大象版(2024)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综合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4197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大象,训练,综合,显微镜下的世界,第一,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对于发霉的食品,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扔掉,不可食用 B.高温加热20分钟后可以食用 C.切掉发霉部分,剩下的继续食用 2.预防痢疾的措施有很多,其中不能起到预防作用的是( )。 A.饭前便后要洗手 B.出门戴口罩 C.生吃瓜果要洗净 3.衣物和食物在 的环境中更容易发霉。( ) A.夏季阴雨天 B.秋季干旱天 C.冬季寒冷天 4.( )是一种放大倍数较小的显微镜,可以不用制作装片直接观察立体的实物。 A.放大镜 B.显微镜 C.体视显微镜 5.下列选项中( )不是有效的防霉措施。 A.太阳暴晒 B.泡水保存 C.低温保存 6.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病毒是一种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B.病毒既可以独立生存,也可以寄生在其他生物体的活细胞内。 C.病毒个体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7.感冒是一种常见的( )传染病。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8.下面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 A.蘑菇 B.螨虫 C.乳酸杆菌 9.课堂上适合用显微镜来观察的物体是( )。 A.食盐晶体和细胞 B.微生物和小昆虫 C.微生物和细胞 10.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B.不同生物体的细胞是不同的 C.同一器官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11.下列物体不是由细胞组成的是( )。 A.口腔黏膜 B.植物的根 C.岩石颗粒 1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奇奇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又换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用高倍物镜后,视野里看到的细胞会( )。 A.数量更多、体积更大 B.数量更少、体积更小 C.数量更少、体积更大 二、填空题 13.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很多各式各样的 构成的。 14.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 、 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15.面包发霉是因为它的表面长了 ,这种物质主要有两部分构成: 菌丝和气生菌丝。 16.为防止发霉,小麦收割后,要及时 、烘干,存放的时候,要放在 的环境中。 17.酵母菌是能发酵糖类的 真菌,常呈圆形、卵圆形或者圆柱形。酵母菌不仅可以用来发面制作馒头、饼等食品,还可以用来 ,早在殷商时期人们就知道利用酵母酿造米酒。 三、判断题 18.保健品、食品可以代替药品用于治疗。( ) 19.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必须要将标本处理得薄而透明。( ) 20.感冒了在家抗一抗就好了,不用去抓药。 ( ) 21.我们人体全身所有细胞的大小和形状都是一样的。( ) 22.制作馒头需要发面,发面时需要加入酵母粉,并且水温越高越好。( ) 23.使用显微镜时,取镜时应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 24.真菌感染包括从足癣等皮肤层的感染,到隐球菌病等全身性的感染,严重的真菌感染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 25.把发霉食物表面的霉斑去掉,剩下的就一定是完好的。( ) 四、连线题 26.将左栏各项与其相关的微生物连线。 面包 霉菌 酸奶 大肠杆菌 水果长毛 酵母菌 流感 乳酸菌 拉肚子 病毒 五、简答题 27.什么是酵母菌?酵母菌有什么作用? 28.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 29.我们知道,传染病的病原体不只有病毒,还有细菌等各种微生物(至少5条) 30.食物发霉了还能吃吗?为什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B C A B C C 题号 11 12 答案 C C 1.A 【详解】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因为霉变的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