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35088

1.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课件(共27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9-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10582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高二,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国家性质(国体) 决定 体现 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 决定 国体与政体的逻辑关系图 议会制 政体 君主立宪制 相对独立 性 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除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外,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也是影响政体的因素。 (内容) (形式) 总统制 民主共和制 半总统半议会制 知识回顾 共同点: 人民代表大会会制 代议制 1.2 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一课 国体与政体 政治认同: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坚定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明确现代国家政体的分类标准,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坚持和完善的原因。 公共参与:正确看待当今社会各国的政体。 子议题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总议题:多样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子议题二 多样的政权组织形式 子议题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围绕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辛亥革命前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都没有成功;辛亥革命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1940年 1953年 1949年10月 1949年9月 1954年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第一次提出。 中国政协第一届会议正式确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政治实现了向人民民主飞跃的伟大跨越。 全国范围内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普选,自下而上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议学任务:结合上述情境,谈谈我国为何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产生/形成、历史必然性。 (1)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 (2)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决定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2.地位。 (1)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 (2)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3)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 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不是民主和优越,不能只看表面上全民直选等热热闹闹的民主形式,而要从本质上看人民的意志是否得到充分体现,人民根本利益是否得到充分保障。 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根据国情和实际不断完善选举制度,逐步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在2021年开始的全国新一轮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登记选民10亿多人,直接选举产生近263万名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我国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政务公开制度体系,拓宽公众参与立法和重大行政决策的渠道。截至2022年,共有257件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大程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下,我国人民既在选举时有民主投票的权利,也在日常国家政治生活中有持续参与的权利,享有广泛的选举民主、参与民主、协商民主。 议学任务:结合材料P8探究与分享,谈谈你对我国人民代表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