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33591

《2015-2016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第25课《短文两篇》课件(58张PPT)+音频文件3份》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49018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5课,文件,音频,PPT,58张,课件
    (课件网) 第25课 短文两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 女娲补天 女娲造人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愚公移山 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 -- 《 山海经》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神话和山海经的知识,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3、感受夸父的英雄气概,学习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的精神。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夸父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山海经·海外北经》还记载着一个“博父国”,经前人考证,“夸父”即“博父”,其国中的人都是巨人。所以茅盾在《中国神话ABC》中认为夸父不仅是人名,也是一个部族的名称。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课文朗读: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 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自主学习: 全文仅37个字,但故事情节波澜曲折,这篇神话共分几个画面来描述夸父?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竞跑,赛跑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想要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黄河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大湖,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 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桃林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通过神话,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表现手法:超乎现实的夸张的浪漫主义. 走(逐) 饮 背 诵 思 路 渴 死 化 失败 英雄 你怎么看待夸父的 “逐日” 1.你对夸父追日的行为有什么看法?你能不能写一段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 明确:夸父是一个古代神话英雄,他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更令人感动的是,死后,他的手杖,还要化成一片桃林,将顽强的生命延续下去。勇于探索、不怕牺牲、造福人类、死而不已的可贵精神。夸父临死前的内心独白:学生自写,然后交流。 1.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 2.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夸父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