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7 一个粗瓷大碗 把搪瓷缸子送给新战士 收到粗瓷大碗 倒掉高粱米饭盛半碗野菜粥 把粗瓷大碗当作七班的菜盆 默读课文,说说这个“粗瓷大碗”有什么感人的故事。 自读提示 认识多音字 还 huán ( )( ) hái ( )( ) 盛 chénɡ ( )( ) shènɡ ( )( ) 借了别人的东西, 要记得归还。 花儿盛开 归还 还乡 还是 还好 盛饭 盛满 盛开 茂盛 整体感知 课文围绕“粗瓷大碗”讲了抗日战争时期,赵一曼把自己吃饭用的搪瓷缸子送给了新战士,自己因此长期没碗吃饭,一个小通讯员见状,便为她找来了个粗瓷大碗,并在吃饭时装上满满一碗高粱米饭给赵一曼,赵一曼知道这米饭是从病号灶盛来的,便偷偷将高粱米饭倒进锅里,只盛了半碗野菜粥吃,之后她又把这个粗瓷大碗送给了七班当菜盆的故事。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谁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有一回,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送碗 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语气坚定,不容推托。赵一曼以为是从别人那里拿的,所以坚决要求退还。 还碗 重视纪律,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 写出“送碗”的急切心情,再次说明赵一曼没有碗使用的时间很长。 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盛饭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说明在抗战艰苦的日子里,赵一曼已经很多天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倒饭 一“盛”一“倒”,“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与“半碗野菜粥”,生动地表现出赵一曼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同甘共苦 不搞特殊 试着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赵一曼用过的一次粗瓷大碗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大碗,赵一曼要他还回去。 第三段(第5~8自然段):赵一曼倒掉了一碗的高粱米饭,只盛了半碗野菜粥。 第四段(第9~11自然段):赵一曼把大碗送给七班做菜盆。 句段品析 有一回,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交代了故事背景。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小通讯员的心结是什么? 侧面反映出赵一曼 深受同志们的爱戴。 句段品析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 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 线索 一个“粗瓷大碗”为什么 能被放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 物馆里? 倒叙 如果是你的碗会被博物馆收藏吗 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普通的粗瓷并不平常? 问题引路 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这个碗,它的感人之处在哪里呢? 这个“粗瓷大碗”象征着赵一曼在艰苦的环境里具有爱护同志、关心别人、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同时也饱含战士之间的友爱之情。 讨论交流 默读课文第2—10自然段,思考: 1.赵一曼见到粗瓷大碗后为什么拒绝接受? 2.赵一曼用的粗瓷大碗最后是真的“丢”了吗? 问题引路 学习第1自然段 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感人 赵一曼用过的这个大碗为什么被陈列在军事博物馆? 送碗 读课文,带着这些提的问题,快速默读课文2~4自然段。 还碗 这个碗有什么故事呢? 粗瓷大碗也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