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43262

2.3 生物的分类和鉴别 同步教案(2课时)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822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生物,类和,鉴别,同步,教案,2课时
  • cover
第三章 生物的分类和鉴别 一、章节学习主题 本章节内容属于《标准2022》中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内容主要包括生物的分类和生物的鉴别。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 1.内容的课标分析 本章节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的内容。通过本章的教学,达成以下目标: (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大概念: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要帮助学生形成2个重要概念:对生物进行科学分类需要以生物的特征为依据;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繁殖方式等,可以将生物分为不同的类群。 (3)要帮助学生形成2个次位概念: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等级;“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 《标准2022》对这一学习主题的学业要求:说明生物的不同分类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2.本章节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种类丰富,不同的生物在形态和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别,进而深入认识到生物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章节学情分析 已有知识:学生已经了解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具有一定的分类基础,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学生能进行初步分类。 已有经历:学生已经在小学科学课上学习过相应的分类依据,并会做一些简单的分类,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后面的理性认识学习有一定帮助。 已有技能:学生掌握了一般的分类方法,具有了收集并分析资料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可以进行资料分析和实验探究活动。 已有情感:学生在生活中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生物的多样性及生物的鉴别缺乏客观认识。 四、章节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掌握植物、动物、微生物适应其生活方式和环境的主要特征,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相统一等观念,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探究实践:通过比较分析、分类归纳、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得新知识,并用获得的新知识联系当地生物进行调查。 态度责任: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及生物与环境的统一,对学生深入理解大千世界中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生命个体具有重要价值。 五、章节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概览 《生物的分类和鉴别》章节学习概览 课时 内容 内容本质与研究方法 第1课时 生物的分类 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体验和感悟生物分类的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第2课时 生物的鉴别 认识生物分类等级,学会利用检索表鉴别生物,关注对生物进行鉴别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六、章节评价与作业建议 本章节作业整体设计体现以下原则: 实践性原则:每课时严格按照《标准2022》设定针对性的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业质量情况。 生活性原则:组织学生调查和统计当地生物资源,分析如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本章节作业设置为四部分:基础性作业、巩固性作业、综合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以课本“当堂练”为主;巩固性作业和综合性作业以《七彩作业》为主;实践性作业为给校园植物挂牌。 生物的分类 课时目标 1.尝试依据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对动植物进行分类,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说出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方法和依据,以及生物分类的意义,为生物进化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3.通过分类活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保护生物多样的社会责任。 学习重点: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以体验和感悟生物分类的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学习难点: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依据,为生物进化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课时活动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动物园中的动物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