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43929

课时提升作业 第六章 3.焦耳定律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册(原卷版+答案版)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8750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时,教科,答案,原卷版,上册,九年级
    3.焦 耳 定 律 (40分钟 80分) 考点一 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5分)(2024·承德期末)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李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甲、乙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里面各放有一根5 Ω的电阻丝,其中乙容器将一个5 Ω的电阻丝与容器内5 Ω的电阻丝并联,两个U形管中装有等量的水,接通电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乙容器上方的电阻主要作用是分压 B.通电一段时间后右边U形管高度差较大 C.此装置探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此装置可以保证甲、乙两容器中电阻的通电时间相同 2.(6分)(2024·保定期末)如图所示是小桂同学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瓶中各放置一根电阻丝,且R甲>R乙,不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相同时间内,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电阻__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观察__温度计示数的变化__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3.(4分)用图示装置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A、B、C为三根相同的电阻丝。以A、B为研究对象,该实验探究的是在__电阻__不变时电热与__电流__的关系;若将C也置于右侧容器中,这时B、C并联后可等效为一根电阻丝,那么,该装置还可探究在__电流__不变时电热与__电阻__的关系。(均选填“电流”或“电阻”) 4. (4分)(2019·长沙中考)如图,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小海用此电路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由图可知,在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等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__多__;若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5 A,通电10 s,阻值为10 Ω的电阻产生的热量是__25__ J。 考点二 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5.(6分)(2024·张家口期末)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却不太热,这是因为(B) A.电炉丝有电流的热效应,而铜导线中没有电流的热效应 B.电炉丝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得多 C.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而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小 D.电炉丝容易导电,铜导线不容易导电 6.(6分)同为“220 V 40 W”的电灯、电扇、电烙铁都正常工作 5 min,它们产生的热量(B) A.电灯最多    B.电烙铁最多 C.电扇最多 D.一样多 7.(6分)(2024·廊坊期末)甲、乙两电热器通过的电流之比为1∶2,通电时间之比为3∶2,电阻之比为4∶3,则产生热量之比为(A) A.1∶2 B.2∶9 C.9∶2 D.2∶1 8. (9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10 Ω,电阻R2=15 Ω,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A的示数是0.6 A。 求:(1)电源电压; (2)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 (3)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通电10 s,电流通过R2产生的热量。 解:(1)由电路图知,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A测通过R1的电流,由I=可得,电源电压:U=U1=I1R1=0.6 A×10 Ω=6 V; (2)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由并联电路中各支路间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不变,仍为0.6 A,由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通过R2的电流:I2===0.4 A,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I′=I1+I2=0.6 A+0.4 A=1 A; (3)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通电10 s,电流通过R2产生的热量: Q2=IR2t=(0.4 A)2×15 Ω×10 s=24 J。 9.(6分)如图所示为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将容器中的电阻丝R1、R2串联在电路中,且R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