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49860

5.2 城镇与乡村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418666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六年级,地理,学制,五四,教版,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5.2 城镇与乡村 学习目标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城镇景观和乡村景观的不同点,培养区域认知的方法。 2.能够分析城乡分布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理解其相互影响的关系。 3.通过对城乡知识的学习,了解家乡景观,加深对家乡的认识。 重 点 区分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学 习 目 标 目录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01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02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01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乡村人口较少,人们主要从事耕种、放牧、捕鱼等农业生产活动。 城镇人口相对较多,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乡村 城镇 人口 生产活动 建筑密度 服务设施 交通 城镇与乡村的差异 较少 相对较多 耕种、放牧、捕鱼等 工业、服务业等 比较小 比较大 较少 齐全 狭窄、道路较少 交通发达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乡村建筑物密度小,高度低 城镇建筑物密度大,高度高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乡村建有农田、果园用地、池塘等 城镇建有各种绿化用地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村落发展成为城镇的条件 (1)自然条件 ①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 ②水源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经济发展。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村落发展成为城镇的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货物运输和人员交流。 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 想一想:三个乡村中,哪个更有可能演变为城市?为什么? ①地形平坦开阔,为城市的发 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②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 运交通便利。 02 02 城市和乡村的变化 02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为什么繁华的城镇里会有村名呢? 城镇和乡村自形成以来,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乡村经过发展,可以成为城镇。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的北京 20世纪80年代的北京 现在的北京 城镇的优势:生活便利,工作和学习机会多等。 城镇人口的比重: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年底,全世界人口中约有56%住在城镇。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随着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区边界向外扩张,甚至“吞并”周边的乡村,有的城市在老城之间发展了现代化的新城。 北京城市面积变化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建筑层数趋于增多,配套的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交通道路网更加密集等。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原来的牛舍被拆了,改造成活动广场。 建设了自来水管网,家家用上了自来水。 对河道进行清淤绿化,修建了观景拱桥和亲水平台。 道路升级改造,新建停车场。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电力、水力逐渐替代了人力、畜力,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镇更加接近。 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课后练习 图为我国某地的传统聚落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图中景观的聚落形式及主要生产方式是( ) ①城市 ②农村 ③从事农业生产 ④从事非农业生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是乡村聚落,其原因是:该地房屋稀疏,周边有大面积农田和树木,当地居民以茶树种植为主业,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②③正确,①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 C 图为我国某地的传统聚落景观图,读图,据此完成1~2小题。 2.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 ) A.它们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 B.它们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C.它们美观漂亮、结实耐用 D.它们是极好的旅游资源 B 传统聚落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典型聚落完整地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B正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没有规定要保护文化遗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