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5170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日期:2025-10-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346128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2课,大一统,汉朝
    课件28张PPT。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民失作业(农作之业),而大饥馑(jin大荒年)。…… 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chún)驷(sì)(毛色一样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西汉初年经济形势怎样?材料一:汉高祖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 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材料二:每年春耕时,文帝、景帝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文帝将服徭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景帝将田租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材料三:文帝在位23年,宫殿、园林没有增加。材料四:吴王诈病不朝(朝拜天子),就赐几杖(座位和手杖)……以愧其心,专务以德化(感化、教化)民。重视农业 轻徭薄赋 提倡节俭 以德化民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较;太仓(国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淮书》 社会安定 国家富裕文景之治 汉武帝名刘彻,景帝第三子,16岁登基。烦恼一材料一: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大量分封刘家子弟为王,形成诸侯国。他们封地广大,在封地内,拥有官吏任免权,收取租税权,钱币铸造权,甚至还拥有兵权,实际上形成了独立王国。 材料二: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诸侯势力强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大臣,你将如何为汉武帝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出谋划策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侯国,削弱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推恩令) 君臣对话汉武帝:爱卿,何事要奏? 董仲舒:启奏陛下,诸王门下许多宾客经常议论朝政策,批评您的政策,指责中央。 汉武帝:爱卿一一奏来。 董仲舒:道家代表说治理国家要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儒家代表要您实行仁政,以德治国;法家代表又让您严刑律法,依法治国。 汉武帝:爱卿说得有理。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 吵得我心神不宁!那么爱卿可否给朕出个主意,看看究竟该用什么思想才可永葆江山呢?董仲舒:臣以为,应以儒家学说为主,博采儒、 法、道等众家之长,用其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用其“仁政”治国,既体现了皇上的仁慈,又可使天下太平。臣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武帝:秦朝时采用法家思想治国,最终因残暴统治导致灭亡。汉初采取道家思想治国,任由侯国发展导致王国之乱。此时,只有儒家思想最适合现在的形势需要,就依爱卿之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陛下圣明! 君臣对话烦恼二诸子百家说三道四,影响中央集权思想上不统一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其他各家学说都受到排斥。 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还采取什么措施?文化: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地位:最高学府 影响:儒家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地位得以确立。 正如史学家顾颉刚所说:“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汉武帝实现大一统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削弱诸侯势力。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举办太学。经济上: 13课 军事上: 14课 阶段小结政治上: 思想上: 文化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一统: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为什么汉武帝能实现大一统?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措施得当。文景之治奠定物质基础主观: 客观: 25年刘秀洛阳光武中兴东汉的统治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_____”以史为鉴 西汉从汉初的萧条贫弱,发展到汉武帝时的大一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