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第4单元 表内乘法(一) 第6课时 乘加 乘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在计算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培养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21cnjy.com 3.体会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难点:会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乘加。 师:大家刚刚提出了“一共坐了多少人?”这个问题,用你喜欢的方法写一写,算一算吧。 预设1:求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4组旋转木马上的人都合起来,可以列一个连加算式来解决,3+3+3+2=11。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预设2:在图中有3组相同的数量,求他们的总数可以用乘法,然后再把不同的数量加上,就是4组的总数,3×3+2=11。 师:对比两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交流后,师介绍: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这样只有一个加数不同的连加算式,写成这样有乘有加的算式,这样的算式叫作乘加算式。21教育网 2.认识乘减。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解此题呢? 预设:假设4组旋转木马上都坐满人,这样每组的人数就都相同了,可以用乘法求出4组的人数,然后再去掉想象出的一个人,3×4-1=11。21·cn·jy·com 师: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称呼呢? 预设:乘减。 3.小结归纳。 师:回顾刚才的解题过程,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交流讨论,共同总结:乘加和乘减可以解决几个数量相同的部分和一个数量不同的部分合起来是多少的问题。在这样的算式中,要先算乘法。 4.即时训练。 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材第59页第4、5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学练优》或《新领程》本课时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3×3+2=11 3×4-1=11 计算乘加、乘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教学反思】 在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和计算顺序的过程中,我始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找答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主题图,在充分理解图意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列乘加或乘减算式计算,并能正确叙述做题的思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1·c·n·j·y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