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55256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期:2024-11-0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12635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社会主义,科学,理论,实践,教案,高中
  • cover
探伟人足迹,思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2.教材内容:本框内容分为三目 第一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即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历史前提。主要讲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局限,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第二目: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主要讲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历史意义。 第三目: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主要讲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曲折,并坚信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 3.教材地位:本框的内容承接第一框,初步讲述了人类社会的第五种社会形态,同时也为下一框乃至整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1.起步点:学生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世界史部分对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有初步了解,对十月革命的爆发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有一定认识。 2.困惑点:学生对《共产党宣言》的产生和发表在深感伟大之余,也会对其产生的过程感到一些好奇和困惑,对社会主义严重曲折的发生就认知年龄和水平上有更加多的困惑。 3.发展点:基于真实的情境和问题,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懂得《共产党宣言》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更离不开马恩的艰辛努力,学会辩证看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出现的严重曲折,坚信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 三、教学目标 1.必备知识目标:(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思想来源和历史前提;(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包括创立者、理论基石和诞生标志;(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十月革命的爆发和历史地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2.关键能力目标:通过搜集、整理和解读伟人名言名篇,听取伟人故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信息搜索和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等。 3.学科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了解,学生能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诞生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学生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公共参与:通过对伟人资料阅读、分析、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能够有序的参与活动,形成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行为习惯。 4.核心价值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坚定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立场和信念,进一步树立爱国情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为了国家和社会发展而奋斗的精神和责任担当。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 2.教学难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六、课前准备 (一)学生准备: 1.阅读课本,对必备知识进行梳理。 2.分小组查找资料:(1)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故事、名人名言或对社会发展观点鲜明的论断;(2)美苏争霸、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和简要过程;(3)新中国建国七十多年发展史文字或图表等相关资料,整理备用。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