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下期九年级入学监测化学试卷 时量:60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小题,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与思考。下列诗句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玉为堂金作马 B.日照香炉生紫烟 C.已是悬崖百丈冰 D.蜡炬成灰泪始干 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取用固体粉末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加热液体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 B.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蒸馏水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 C.洁净的空气河水 D.奶茶氮气 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加过氧化氢,后加二氧化锰 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组装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时,先左后右、先下后上 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移出导管 7.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 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不带电荷,因此不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分子、原子 B.若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C.若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 D.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所有物质都由分子、原子构成 9.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6000升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升的钢瓶中———分子体积变小 C.水银温度计测量温度高低———原子之间有间隔 D.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分子构成不同 10.下列认识和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元素都能构成物质 B.原子核一定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1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铜 B.氨气 C.氯化钠 D.氖气 1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平稳的放在实验台上,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大于3Ml B.小于3mL C.等于3mL D.无法确定 1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 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④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⑤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⑥一般化学计算常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14.关于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C.①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15.实验室常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下列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