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同学们,提到母亲你会想到哪些事物? 那么,诗人笔下又会怎样表达孩子与母亲之间的感情呢? 金 色 花 --泰戈尔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长篇小说《沉船》《戈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等。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知识备查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匿 沐 嗅 梗 祷 笑 浴 到 nì mù xiù ɡěnɡ dǎo 读一读 告 ( ) ( ) 多音字 ( ) ( ) ( ) ( ) 荷 悄 hé hè qiǎo qiāo 荷叶 荷枪实弹 悄然无声 静悄悄 荫 yīn yìn 绿树成荫 荫庇 ( ) ( ) 应 应该 应接不暇 yīng yìng 形近字 花gěng( ) ( )gěng咽 ( )dǎo告 ( )zhù造 梗 祷 铸 哽 田gěng( ) 埂 ruì( )雪 ( )chuǎi摩 瑞 揣 duān( )正 端 ( )dì结 瓜dì ( ) 缔 蒂 词语解释 匿笑: 祷告: 花瑞: 繁杂: 烦闷: 菡萏: 偷偷地笑。 向神祈求保佑。 指花带来的好兆头。 (事情)多而杂乱。 心情不畅快。 荷花的别称,文中指含苞未放。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朗读这首散文诗,说说文中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事件: “我”(一个孩子)和妈妈 人物: 写了“我”(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妈妈嬉戏。 整体感知 2.课文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三次嬉戏 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母亲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精读细研 1.再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位什么样的妈妈? 孩子 妈妈 快乐、调皮 活泼、可爱 聪明、伶俐 爱妈妈 温柔沉静 善良 慈爱 虔诚 精读细研 2.第⑧段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如何理解“坏孩子”的含义? 孩子不见了,母亲内心焦虑惶恐,突然见到孩子又惊又喜。 “坏孩子”是母亲疼爱孩子的特殊表达方式,把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假愠之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合作探究 1.孩子为什么那么活泼可爱、快乐天真? 因为沐浴在母爱中。诗中的孩子跟妈妈三次捉迷藏,主要出于孩子活泼调皮、机灵可爱的天性;同时,他对母亲无时无刻的关注,也体现出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 合作探究 1.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世人总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 孩子为什么那么活泼可爱、快乐天真? 因为沐浴在母爱中。诗中的孩子跟妈妈三次捉迷藏,主要出于孩子活泼调皮、机灵可爱的天性;同时,他对母亲无时无刻的关注,也体现出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 写作特色 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写的。一开始这个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为什么要长在树的高枝上呢?“为了好玩。”这样的回答完全符合儿童的逻辑。当母亲寻找他时,他“暗暗地在那里匿笑”,竟“一声儿不响”,顿时,一个顽童形象便跃然纸上了。最后,当母亲询问他到哪里去了时,他说:“我不告诉你,妈妈。”也只一句,就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 想象丰富,富有情趣。 写作特色 这首散文诗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