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项练习2 填空和简答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32 Ca—40 I—127 1.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B.每32gS和32g O 完全反应后,生成 C.在化学反应 中一定有: (2)有机化合物R与足量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和H O,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表,则. ;已知参加反应的物质R与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则R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R O CO H O 反应前质量/g 46 128 0 0 反应后质量/g 0 32 x 54 2.某同学把3g碳放在给定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实验数据如下,回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给定的O 质量 6g 8g 13g 生成的CO 质量 8.25g 11g 11g (1)从以上数据说明,这三次实验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 次实验中碳有剩余;剩余 g。 (3)第 次实验中O 有剩余,剩余 g。 3.(1)火力发电厂常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空气污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处理含有 1.6kg二氧化硫的废气,至少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kg才能将其完全吸收。 (2)原煤中含有硫,燃烧时生成的 会污染空气。测量 含量的化学方程式为: 取用原煤燃烧产生的工业废气样品 1m ,缓缓通过含碘 的碘溶液,刚好完全反应。则该工业废气中SO 的含量为 1mg/m (假设工业废气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碘反应)。 4.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请你在编号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②是 ;③是 。 (2)根据图可以总结出稀硫酸的五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 (3)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盐,请写出符合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5.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A、D中酚酞均变 色,说明两种溶液都呈碱性。 (2)B中溶液的pH (填“>”“<”或“=”)7。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F中沉淀的化学式是 。 (4)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在 G 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6.如图是科学园地中一张表示物质间反应关系的卡片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在溶液体系中发生化学反应),其中 A、B、C三处的卡片尚未粘贴。请思考一种粘贴方案,并回答: (1)A处贴上的卡片可以是 (写卡片中的化学式)。 (2)B处卡片中的物质是一种 (填“酸”“碱”或“盐”)。 (3)C处卡片中的物质与 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4)你认为下列物质可用来替换“ Fe”位置的是 (填序号)。 ①NaOH ②Zn ③Ag 7.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 (常含有少量的 NaCl)。课外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 的含量,设计如下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 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 。 (3)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4)若撤除装置 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 8.结合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2)溶液D的颜色是 ,白色沉淀乙的组成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 A可以做植物营养液 B.溶液B中的阳离子可能有两种 C.确定溶液 C中溶质成分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 (4)写出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离子的符号: 。 9.如图,用塔式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匀速吊起重9000N的物体使之上升10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则绳上的拉力等于 N,若不计摩擦,此滑轮组中动滑轮的重力为 N。 10.如图所示,斜面长6m,高3m,小明用绳子沿斜面将重力为400N的木箱由斜面低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