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65608

北师大版二上第六单元第1课时 教室有多长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2816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北师大,第六,单元,1课时,教室,多长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第六单元 测 量 第1课时 教室有多长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5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 测量工具的多样性。 2.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3.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难点:在活动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准备: PPT、书、铅笔、尺子、橡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说一说。 师:我们班有多少人?我们的教室有几扇门? 2. 揭示课题: 师:我们的教室有多长呢?(板书) 哪里是教室的长?(请生演示)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1.小组讨论:我们能用哪些方法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活动一:量一量。 (1)组内商量选择的方法。 (2)尝试用字的方法进行测量。 (3)汇报结果:教室有( )本数学书长;教室有( )把尺子长。 (4)交流测量结果: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各自的测量结果,你们对刚才测量 的结果有什么疑问吗? (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6)小结:虽然我们测量的都是教室的长度,但使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 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 (7)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8)小结:统一测量工具。 3.活动二:游戏———比一比,看谁摆得高。 三、巩固练习 出示课本第 50页 2题。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呢 到底是不是只有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的结果才有可能相同呢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板书设计: 教室有多长 长度单位不同,测量结果可能不同。 统一长度单位非常必要。 教学反思: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忽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但是个体认识应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小学生也不例外。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创造活动的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通过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测量、比较、探究,进而深刻地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1教育网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