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视角下辛亥革命史教育价值刍议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在于实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把握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养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培养学生的现代公民素质。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年。作为教师,不仅要全面把握与辛亥革命相关的背景知识,还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适当扩展教材,讲清史实,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高中教材必修一有第13课《辛亥革命》一节,必修三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节。很显然,两节课时内容分散于两个不同的学期,在这样的隆重纪念年份,这样的教学安排,显得有点单薄。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背景知识,从不同视角审看历史,整合扩展教材,有助于学生更加完整地认识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 海峡两岸的辛亥史观 这是我们在讲述辛亥革命引言时就必须对学生讲清楚的问题。教材主要是从中国革命史的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但是从中国近代史的眼光是怎么看待这段历史的?现在主政台湾的国民党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学生并没有明确的感知。 大陆的学者一般都认为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的中国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第一次。“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这样才有五四运动。经过种种修改,经过正反两方面力量的交集或者是发展成为内战,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有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奠定的基础,才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胜利,最终建立新中国。所以说,“1911年和1949年两次革命,是一种辩证式的历史发展,正反合的三段论” [2]。“也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看作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作它最终结出的硕果” [3],我们今天进行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建设,也可以认为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是为了完成革命志士实现的民族复兴的梦想。 但是在台湾,地方政府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是有些不同于大陆的。“在大陆,辛亥只是一个历史事件,孙中山只是革命的先行者。在台湾,国民政府是南京时代的延续,辛亥的开国,在台湾的观点看,并没有终结,孙中山的理想,还有待实现。[2]”马英九在2011年的元旦祝词,还在自称为“总统”,称孙中山为“国父”。3800多字的元旦祝词全文里用到了29个“中华民国”字样,甚至认为2011年的元旦是“建国一百年的起点”。由此可见,虽然两岸经过多年互动,关系发展良好,三通已经实现,但是台湾政府还是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政权,祖国统一之路还非常遥远。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有意设计这样的情节 师:100年前的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起点。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年的纪念年,届时,中央政府会联合海峡两岸积极支持祖国统一的民主进步人士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召开盛大的庆典大会。作为辛亥首义之地的武汉,正在积极筹备辛亥百年庆典,而且在力争成为百年庆典的主会场①[4]。如若武汉真正成为庆典主会场,则必然会使全球更多的人了解武汉,极大地提升武汉的知名度,推动武汉的经济发展。 每当到这时,调皮的学生总会问一个问题:“那时是否会放假?”引发全班哄堂大笑, 师:大陆放假是肯定不可能的。但是这一天是台湾所谓的“国庆节”,全岛放假,台湾地方政府会组织非常隆重的集会和阅兵活动。这是因为辛亥革命是国民党的领袖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由于后来复杂的历史变迁,国民政府在内战失败后迁往台湾,所以台湾当局每年都隆重纪念这一日子,并且把这一节日定为“双十节”。 师:我们大陆真正的民族纪念日是“十一国庆节”,因为这一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建立新中国的纪念日,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新起点。 这样的引言设计强化了两岸不同的辛亥史观,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