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物理(2024)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三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一、单选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1=R2=R3=R4=30,当电键K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2V,那么电流表的示数为( ). A.1A B.2A C.4A D.16A 2.如图所示,M和N间的电阻为( ). A.6Ω B.1.33Ω C.0.75Ω D.0Ω 3.两个电阻R1、R2(R1>R2)组成的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电路总电阻最大的是( ) A. B. C. D. 4.两导体电阻R1=10Ω,R2=1Ω,并联起来使用时并联总电阻R的阻值范围( ) A.大于10Ω B.在1Ω与10Ω之间 C.小于1Ω D.无法确定。 5.关于导体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其导电能力越强 B.两个电阻串联,相当于其它因素不变,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C.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并联电阻 D.甲导体的电阻大于乙导体,将它们串联到同一电路中,则通过乙导体的电流更大 6.下列几组电阻并联后,等效阻值最小的一组是( ) A.30 Ω和15 Ω B.20 Ω和25 Ω C.10 Ω和35 Ω D.5 Ω和40 Ω 二、填空题 7.把和的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它们的总电阻是 Ω;若将与并联在电路中,它们的总电阻是 Ω。 8.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0=17.6Ω,将K接通a时,电阻R1的电压为1V,流过电阻R2的电流为0.2A;将K接通b时,电阻R1的电压为1.2V,流过电阻R2的电流为0.15A.则电阻Rx的阻值为 Ω,电阻R1的阻值为 Ω. 9.如图所示,多芯线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导线,由多根细导线制成,多芯线的电阻远 (选填“大于”或“小于”)每根细导线的电阻,由此可判断多芯线中各根导线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 10.家庭电路中,日光灯、电视机等各用电器之间是 连接(选填“串联”或“并联”);同时使用的用电器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 ,它们消耗的能量用 表测量。 11.定值电阻R1标有“8Ω 1A”,滑动变阻器R2标有“16Ω 0.6A”,仅将它们串联起来使用时电源电压最高为 V。 12.串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意一个导体的电阻都 (选填“大”或“小”),因为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 ;并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意一个导体的电阻都 (选填“大”或“小”)。 三、计算题 13.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连接在电路中,当滑片移到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0.6A。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1A,求: (1)R1的阻值; (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8V,电阻R1=4R2,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电阻R1和R2的电阻值各为多少欧姆? 四、综合题 15.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风力的装置,可测量水平向左的风力。其原理如图甲所示,质量m=0.3kg的小球用一根轻质细丝OP悬于O点,其中OA段为绝缘丝,AP段为导体,BC为一根水平放置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电阻随长度均匀变化,它与细金属丝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且无摩擦,R0=10Ω,已知BC=30cm,且1Ω/cm,悬挂点O与电阻丝B端的距离为20cm且OC=OP。无风时细金属丝自然下垂,与电阻丝在B点接触,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在A点和D点之间用足够长的导线接入电压表,以显示风力的大小,导线对悬线无作用力,RBC的阻值随风速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细金属丝的电阻不计)则: (1)无风时,电压表示数为 V,电流表示数为 A; (2)若风力F增大,电流表示数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能增大该装置的测量范围的做法是____; A.减少OB长度 B.减少球的质量 C.减小电压表的量程 D.减小R0的阻值 (4)若电压表量程为0~5V,该风速表允许测量的最大风速是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 16.由12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