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76641

7.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人教A版

日期:2024-10-24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4259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第三,必修,选择性,数学,学年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中学数学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7.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出卷网-:人教A版 出版日期:2020年3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能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的意义和性质,发展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素养; 2.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均值,发展数学运算素养; 3.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建模素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样本均值的区别.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回顾复习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两点分布列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频率的稳定性(n足够大时,频率稳定于概率) 环节二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1 甲乙两名射箭运动员射中目标靶的环数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 如何比较他们射箭水平的高低呢? 分析:类似两组数据的比较,首先比较击中的平均环数,如果平均环数相等,再看稳定性. 假设甲射箭n次,射中7环、8环、9环和10环的频率分别为: 甲n次射箭射中的平均环数 当n足够大时,频率稳定于概率,所以稳定于7×0.1+8×0.2+9×0.3+10×0.4=9. 即甲射中平均环数的稳定值(理论平均值)为9,这个平均值的大小可以反映甲运动员的射箭水平. 同理,乙射中环数的平均值为7×0.15+8×0.25+9×0.4+10×0.2=8.65. 从平均值的角度比较,甲的射箭水平比乙高. [设计意图] 通过射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或数学期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同时巩固对概念的掌握. 抽象概括,形成概念 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值: 环节三 概念应用,巩固内化 例1 在篮球比赛中,罚球命中1次得1分,不中得0分,如果某运动员罚球命中的概率为0.8,那么他罚球1次的得分X的均值是多少 分析:罚球有命中和不中两种可能结果,命中时X=1,不中时X=0,因此随机变量X服从两点分布,X的均值反映了该运动员罚球1次的平均得分水平. 解:因为随机变量X服从两点分布:P(X=1)=0.8,P(X=0)=0.2, 所以E(X)=1×P(X=1)+0×P(X=0)=1×0.8+0×0.2 =0.8 即该运动员罚球1次的得分X的均值是0.8. 归纳: 一般地,如果随机变量X服从两点分布,那么 E(X)=1×p+0×(1-p)=p 例2 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设出现的点数为X,求X的均值. 分析:先求出X的分布列,再根据定义计算X的均值。 解:X的可能取值为1,2,3,4,5,6, ∴X的分布列为 因此, 归纳: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均值的步骤: (1)理解X的实际意义,写出X全部可能取值; (2)求出X取每个值时的概率; (3)写出X的分布列(有时也可省略); (4)利用定义公式求出均值. 环节四 辨析理解 深化概念 探究1 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样本均值的关系 观察: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出的点数X的均值为3.5. 随机模拟这个试验,重复60次和重复300次各做6次,观测出现的点数并计算平均数. 根据观测值的平均数(样本均值)绘制统计图,分别如图(1)和(2)所示.观察图形,在两组试验中,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样本均值有何联系与区别? 1.随机变量的均值是一个确定的数,而样本均值具有随机性. 2.样本均值围绕随机变量的均值波动.且随着重复试验次数的增加,样本均值的波动幅度一般会越来越小. 3.常用随机变量的观测值的均值去估计随机变量的均值. [设计意图] 借助投骰子的期望,进一步分析样本的均值与随机变量的均值有何区别.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直观感受样本的均值与随机变量的均值的区别,培养学生直观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图像、数据的能力.随机变量的均值(数学期望)是样本均值的稳定值,它是客观存在的.如果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已知,期望值唯一确定;如果随机变量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