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分。 1.西方学者曾提出以城市、文字和冶金技术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判断标准。我国考古学界结合诸多研究成果,提出新标准:“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三是权力不断加强,出现王权和国家。”此标准() ①沿用了西方进入文明社会的判断标准 ②完全否定了西方学者传统的判断标准 ③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④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创性贡献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下面西周制度示意图中,①②③应填写的分别是() A. 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 B.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C. 分封制、礼乐制、宗法制 D. 礼乐制、宗法制、分封制 3.《尚书》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唐太宗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朱熹给《孟子》做注时写道“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以上材料说明() A. “天人合一”思想古已有之 B. “礼法并重”延续至今 C. “以人为本”思想源远流长 D. “尚贤任能”古今推崇 4.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即按田亩数征税。公元前538年,郑国子产以丘为单位按田亩征发军赋。井田制破坏和新赋税的推行() A. 源于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 B. 标志着周朝制度陷入全面瓦解 C. 导致各诸侯国兼并战争不断 D. 表明以土地为标准的税制确立 5.秦朝时全国范围内的商业活动逐渐拉开帷幕,旧都市焕发新生机,云阳(今陕西淳化)等新都市发展起来。推动上述新气象出现的因素有() ①“工商食官”的原有格局被打破 ②贯通全国的交通网助力商品流通 ③中央统一铸币权,实行盐铁官营 ④统一度量衡为商业发展提供便利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2013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镇汉墓发现了扁鹊派的《五色脉脏论》等医书和刻有经络线的人体经穴俑。此考古成果的独特价值在于() A. 将文物和文献对照,可研究中医针灸的起源和发展 B. 发现扁鹊派的医学经典,能实证“四诊法”的疗效 C. 说明针灸建立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治疗效果显著 D. 取代《神农本草经》成为中国古代首部药物学专著 7.南朝初期,位于亚洲东南部的林邑国在海上劫掠商使。446年,宋文帝发兵攻讨大获全胜。此后附近国家纷纷拓展与中国的政治和经贸往来。宋文帝此举() A. 揭开了中国朝贡贸易的序幕 B. 标志着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型 C. 促进了中国海洋资源的开发 D. 维护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 8.敦煌石室资料中,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的《邓延天富等户户籍计账残卷》记载,36户居民仅6户受足额田数。此外还出现在租调规定税额之外征税的现象。由此可见() A. 租庸调制限制了均田制的实施 B. 均田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 均田制在实施中遇到很大困难 D. 租调制存在弊端被两税法取代 9.《全唐诗》和《全唐文》中收录唐太宗文7卷、赋5篇、诗1卷69首,诗文中彰显出他修身立事、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以下有可能在李世民诗中体现的思想包括()①发展生产 ②明慎刑赏 ③察善纳谏 ④格物致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观察下面“唐朝南北水利设施分布及数量图”(单位:个)。 对其描述准确的是() A. 全国水利设施的总数量超过前朝 B. 前期各道的水利设施均多于后期 C. 各道水利设施呈现分布均衡的特点 D. 南方和北方水利设施的总数量接近 11.唐朝前期,科举出身者多来自北方,后期来自南方苏州、杭州等地的人数明显增加,且更多的贫寒子弟和工商子弟应举及第。此现象表明() A. 应举范围扩大,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B. 科举已成为唐朝官员选拔的主渠道 C. 在省城举行的会试中已实行南北卷 D. 世家大族仍在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 12.北宋时期,一支犹太移民迁徙到东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