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79916

【新课标】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9课 《金瓶似的小山》-课堂教学设计+课件+素材

日期:2025-04-07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48次 大小:2042570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教学设计,课堂,金瓶似的小山,9课,新课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花城版六年级上册第9课《多彩的乡音(六)》第2课时《金瓶似的小山》。 【教材分析】 《金瓶似的小山》是花城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多彩的乡音(六)》第2课时唱歌课。歌曲《金瓶似的小山》原是一首藏族民歌,后由朱丁作词,冰河(原名周舜卿)作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朱丁在青海湖草原进行采访时,受到了强烈的生活感受和灵感激发,创作出了这首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歌词在《青海日报》上发表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随后,作曲家冰河根据藏族的民歌旋律为它谱曲,并更名为《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后来又改为现名《金瓶似的小山》。经过中央乐团的正式配器和演唱,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出,这首歌曲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流传开来,成为了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老歌。歌曲《金瓶似的小山》的歌词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领导人的崇敬之情。歌词中提到的“金瓶似的小山”、“明镜似的西海”等自然景象,既是对青藏高原美丽风光的描绘,也寓意着藏族人民心中的美好愿景。同时,歌词中直接表达了对毛主席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如“北京城里的毛主席,虽然没有见过你,你给我的温暖,却永在我身边”,这些词句深情而真挚,反映了藏族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歌曲采用4/4拍,五声宫调式,这种节拍和调式的结合使得歌曲具有鲜明的藏族民歌特点,节奏感强,富有歌唱性和舞蹈性。歌曲的旋律悠扬动听,节奏明快而富有变化,能够很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同时,歌曲中经常运用切分节奏等手法,增强了歌曲的动感和表现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属于小学段的高段,高段的学生在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等方面相对而言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并且能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同时也能把这个年龄段的个人思想融入到歌曲中,通过表现唱来表现出来,因此,在歌曲学唱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高亢嘹亮、曲调悠扬的特点风格特点;体会藏族民歌的特色。 (二)艺术表现 能用优美、如歌的情绪演唱歌曲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乐器道具简单的表现歌曲。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藏族民歌的特点和藏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用优美、如歌的情绪演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 1.能用肢体语言、乐器道具简单的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四川民歌《盼红军》你们还记得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跟琴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藏族民歌,歌曲的名字叫作《金瓶似的小山》,(书写板书《金瓶似的小山》)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 (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金瓶似的小山》原是一首藏族民歌,后由朱丁作词,冰河(原名周舜卿)作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歌曲《金瓶似的小山》的歌词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领导人的崇敬之情。歌词中提到的“金瓶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