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诗中常见表现手法的运用 唐诗五首 与 导入 古代诗词文化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 古代诗词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还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和时代活力。 表现手法能够丰富诗歌的表达方式,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通过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诗人能够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诗歌更具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请将下面的诗词与其对应的表现手法对应起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寓情于景 对比 动静结合 直抒胸臆 虚实结合 用典 刘禹锡 《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昔日繁华 今朝没落 见证者 今昔对比 表现手法1:对比 一 王维 《田园乐七首·其六 / 闲居》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动态 静态 有静有动 表现手法2:动静结合 二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怎么能 我的感受 直接抒发情感 表现手法3:直抒胸臆 三 王昌龄 《从军行》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久戍思归士卒情 壮阔悲凉边塞景 情感融入景物 表现手法4:寓(融)情于景 四 裴迪 《送崔九》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出处:陶渊明《桃花源记》 运用典故 表现手法5:用典 五 贾岛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遇见:实 未遇:虚 有实有虚 表现手法6:虚实结合 六 文体知识 律诗 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律诗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野望 王绩 作者简介 王绩(585—644年),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隋唐时期的诗人和官员。 他出身官宦世家,是隋代大儒王通之弟,唐代诗人王勃的叔祖父。王绩一生经历了隋唐两代,曾在隋朝担任秘书省正字,唐朝时也曾任太乐丞。他的诗歌以描写饮酒和田园生活为主,反映了他的隐逸思想和对魏晋风度的向往 。 听朗读,并有感情地自读诗歌。注意读准读音和节奏。 野 望 王 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诗句详解 ɡāo xǐ yǐ dú qín 傍晚。 诗意: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地名,今属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皋,水边地。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徘徊。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落日。 诗意: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表现手法 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静态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小牛,这里指牛群。 泛指猎获的鸟兽。 诗意: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带着猎物回去。 动态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鲜活了起来。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动静结合 动 静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相视,互看 采食野菜。据《史记·伯夷列传》,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之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诗意:我看到这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