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四节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会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 3.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 教学重点 探究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建议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速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从探究中收集数据并归纳出结论的能力.学生第一次进行探究活动,还不知道如何收集数据,记录什么,所以学会如何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均速度的定义,那我们如何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呢? 回顾旧知识引入,承上启下 新课教学 教师板书课题并展示教学目标 【学生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学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探究速度的变化. 实验原理:v=(物理学上的实验原理基本上来自定义式公式) 实验器材:斜面、刻度尺、秒表、小车、金属片 【教师提问】 1.安装实验装置时,斜面的坡度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为什么? 2.金属片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1.斜面坡度较小的目的是延长小车在斜面的运动时间,便于测量,减小误差.2.使用金属片的目的是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分组进行实验】1.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全程s和半程s1. 2.将金属片放在半程处,从顶端释放小车,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前半程时间t1. 3.将金属片放在末端处,从顶端释放小车,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全程时间t. 4.利用公式算出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1和全程的平均速度v. 5.求得后半程路程s2=s-s1和后半程时间t2=t-t1,算出后半程的平均速度v2= 记录数据: 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1)s=t=v=s1=t1=v1=s2=t2=v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论】 (1)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后半程平均速度大于全程平均速度,全程平均速度大于前半程平均速度,即v2>v>v1. (2)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快. 【交流与评估】 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不充分和不完善之处? (2)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是如何解决的?有哪些值得别人借鉴的经验? (3)测量结果是否可靠?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教师总结】 安装实验装置时,斜面倾角要小一点,但不能过小,过小则小车不动,过大就会使小车运动得过快,计时不准确. 测时间时,释放小车与开始计时要尽量同步. (3)对刻度尺和秒表进行读数时要规范.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及时回顾、应用,落实知识 课堂小结 见PPT课件 课堂检测 见PPT课件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斜面、刻度尺、秒表、小车、金属片 记录数据: 实验结论:(1)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后半程平均速度大于全程平均速度,全程平均速度大于前半程平均速度,即v2>v>v1. (2)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快. 交流与评估: 安装实验装置时,斜面倾角要小一点,但不能过小,过小则小车不动,过大就会使小车运动得过快,计时不准确 (2)测时间时,释放小车与开始计时要尽量同步 (3)对刻度尺和秒表进行读数时要规范 教学反思 实践 设计一个研学旅行方案 【主题1】祖国蓝色边疆———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是中国南海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18公里。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我国最美海岛”,仅对中国人开放。西沙群岛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内容极其丰富,远不止于课本中那些令人向往的美丽和富饶。 【主题2】从“哈尔滨”到“尔滨” (1)红色历史研学游: 通过参观哈尔滨博物馆、 李兆麟将军纪念馆、 哈尔滨党史纪念馆等地点, 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哈尔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沧桑巨变和峥嵘岁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