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鲁科版 第1节 水与水溶液 课时1 水的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题型觉醒 题型一 水的电离与离子积 1.(科技情境)(2024辽宁铁岭高中阶段练习)最近《科学》杂志评出“十大科技突破”, 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水的电离过程需要通电 B.加入电解质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C.的水一定呈中性 D.升高温度,纯水的 变小 【解析】 A(×)电离不是电解,不需要通电。 B(×)加入电解质若不提供也不消耗或,对水的电离就不会产生影响,如 。 C(×)常温时,的水一定呈中性,非常温时, 的水不呈中性(【点拨】 判断溶液呈中性的根本依据 )。 D(√)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增大, 变小。 2.(2024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期中)下列操作可以使水的离子积 增大的是( ) A A.加热 B.通入少量氯化氢气体 C.通入少量氨气 D.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解析】 A(√) 是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水的电离为吸热反应,升温 则 增大。 题型二 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 3.(2024广东珠海联考)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将水加热,增大, 减小 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增大 C.在蒸馏水中滴加浓,不变, 增大 D.向水中滴入少量溶液,平衡逆向移动, 降低 【解析】 A(√)“热促”,将水加热,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增大, 减小。 B(√)“加酸抑制”,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使、降低,但加入的稀盐酸能提供而使 增 大,平衡移动的结果不能抵消外界条件改变引起的变化,只能减弱这种变化,故整体分 析的结果是增大、降低,故 增大。 C(×)“热促”,浓溶于蒸馏水放热,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 增大, 增大。 D(√)“加碱抑制”,向水中滴入少量 溶液,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 动;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使降低,又不能提供 ,故整体分析的结果是 降低。 记忆鬼才·高 题型三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 4.(2024山东济南历城二中月考)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 和 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A. B.图中五点对应的间的关系: C.从A点到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 的方法 D.A、C两点可能表示为纯水 【解析】 A(×)水的电离过程吸热,温度越高, 越 大,时 ,则 , 时 , 则 ,则 。 B(√)温度不变,不变,温度越高,越大,故五点对应的 间的关系: 。 C(√)A点溶液,点溶液,从A点到 点,可以加入 碱,故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 的方法。 D(√)A、B两点溶液 ,则A、B、C三点所在直线上任意点满足 ,所以A、C两点可能表示纯水。 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与 的关系如图所示: (1)同一曲线曲线或 曲线)上任意 点的都相同,即 相同,对应的温度相同 (“三同”,同一曲线、温度相同、 相同)。曲线外任 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 不同,温度不同(“三不同”,不 同曲线、温度不同、 不同)。 (2)水的电离过程吸热,温度越高,越大,则。 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 的酸碱性无关,水电离出的与 始终相等。 (3)A、D两点所在直线为中性线,中性线上任意点满 足 。 (4)中性线左上方为酸区,该区域的点满足: (一定要注意横纵轴分别代表的含义, 若横轴代表、纵横代表 ,则酸区、碱区位 置互换)。 (5)中性线右下方为碱区,该区域的点满足: 。 (6)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不变,改变溶 液的酸碱性,如需要加碱, 需要加酸;实现 曲线上的点与曲线外的点的转化需改变温度,如 需 要升温。 题型四 或 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