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395818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卷(A卷)(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5-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45547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学期,历史,期中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卷(A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75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10课。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暑假期间,小茗同学参加了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其中一项是参观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陕西蓝田人遗址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设置真实任务情境,考查北京人。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B项符合题意。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A项排除;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C项排除;陕西蓝田人遗址,是中国直立人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出土地点,D项排除。故答案选B。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如下出土文物、遗址可以共同印证这一时期我国原始居民 炭化稻粒 干栏式建筑遗址 猪纹陶钵 A.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 B.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 C.能够制作简单的陶器 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答案】B 【命题意图】 本题立足时空观念,渗透史料实证意识,考查原始农业与人类活动。 【解析】 根据图文信息“炭化稻粒”“干栏式建筑遗址”“猪纹陶钵”可知,这一时期我国的原始居民已经学会种植农作物、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B项符合题意。朴素的审美观念,制作简单的陶器,开始饲养家禽、家畜均只能从“猪纹陶钵”上的得到印证,与“炭化稻粒”“干栏式建筑”无关,A、C、D三项排除。故答案选B。 3.根据小李同学参观浙江省博物馆后记录的图文笔记,我们可以从中推断良渚古城 玉琮 玉钺 玉璧 浙江良渚遗址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 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的、制作精美的玉器, 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 而在普通墓葬中随葬品却十分稀少。 A.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B.进入早期文明社会 C.城市规划十分完美 D.玉器工艺世界领先 【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创设真实任务情境,考查良渚古城。 【解析】根据图文信息“浙江良渚遗址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的、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普通墓葬中随葬品却十分稀少”可知,良渚古城的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A项正确。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图文信息只涉及部分要素,不能证明良渚古城进入文明社会,B项排除;C、D两项图文信息未体现,排除。故答案选A。 图片是研究和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小宇同学收集了两幅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回答第 4、5题。 4.图一为我国某一时期的权力交接情况。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甲、乙、丙处传位都是禅让 B.乙处传位的原因之一是禹治水有功 C.丙处传位是因启是贤德之人 D.丙处传位后形成“公天下” 【答案】B 【命题意图】 本题立足历史解释,考查禅让制、世袭制。 【解析】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乙处是舜把首领之位传给禹。禹治水有功,造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